好事成双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事成双小说 > 你们清醒一点[年代]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回周沁没生气质问贺安良用什么语气跟她说话的。

当然,让他顺心是不可能的。

她边吃米筒边介绍冯旭勉:“差点忘了,你是我哥,该让你知道我家有哪些亲戚。

冯旭勉是我表弟,我把十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的同辈亲戚名字说给你听。”

今天阿姨带表弟来家里,家里空间小,阿姨帮妈妈干活,表弟坐不住,自己出来玩了。

表弟递来的食物,正常情况下,她会先接住再吃,不会直接吃。

这不正看热闹,一手提着料酒壶,一手提着酱油壶,两只手不得空。

夺过米筒的手还拿着酱油壶呢。

说起亲戚,小于十岁和大于二十五岁的同辈亲戚,于她而言和两代人没区别了,几年也不一定见次面,根本记不住名字。

贺安良不知道她表弟名字很正常,他们每年回老家县城两三趟,哪记得清楚亲戚名字。

她就叫不出他所有亲戚名字。

听到是表弟,贺安良并没有放下心来:“十几岁的男孩该知道男女有别了。”

她现在也才十几岁,表姐弟的年纪相差并不大。

说冯旭勉,冯旭勉到。

冯旭勉今年读初中,比一般初中男生长得高,瘦条条的高个。

个子不如贺安良高,和周沁比起来属于挺高了。

他看到贺安良,没出声,眼神问姐姐这人是谁?

“是你哥,我大哥。”周沁读懂表弟的眼神。

“啊?”冯旭勉开始怀疑人生,“周南哥?他不是明天才回来吗?”

他上次见周南哥是去年,周南哥不长这样吧?

完全是两个人。

贺安良无言,没有为自己做介绍的意思。

周沁来介绍:“我爸妈认的干儿子,因为年纪比周南大,所以成了大哥。”

冯旭勉寻思着,干大哥啊,原来不是自己记忆出问题……不是!阿姨姨夫为什么认了干儿子!

关键这人看起来和他们就不是一类人。

不管表弟怀疑人生的表情,周沁吃完米筒,问贺安良是来看望干爸干妈的吗?

她知道贺安良全家没搬离县城前,住的是单位分配房。

听婆婆说搬走后,房子由单位收回了。

往后他们一家人回家探亲,都是暂住贺安良外公外婆家。

外公外婆家是宽敞的独立小院,也在城里。

不管他住哪里,都不可能住她现在的家附近。

这片区域可没有宽敞舒适的住宅给他住,旁边还有人因为公共区域吵架。

贺安良过来,应该就是来看她的。

她选择揣着明白装糊涂。

贺安良今天正好是骑自行车来的,单手抱着一大包米筒,自行车车把手的位置分别绑着花生和红枣:“嗯,不方便吗?不方便我就先走了,东西你拎回家吧。”

周沁:“不方便,你先走吧。冯旭勉,我手里拎着料酒酱油不方便,你来拿那些东西。”

她接受他送来的东西了。

冯旭勉心想,姐,你是真不客气。

贺安良突然不是很想顺她心意来了:“真的不方便我去做客吗?”

“你要去做客也行,走吧,不听他们吵架了。”贺安良的存在不是个秘密,他硬要让她家亲戚知道他的存在,她无所谓。

可能是听到他要一起走,他自己能拿东西,冯旭勉就没动静。

贺安良主动问周沁:“酱油料酒提着累不累?”

他一开口,冯旭勉总算反应过来,接过姐姐手里的酱油料酒壶。

周沁不拿花生红枣,选择抱着一大包米筒,贺安良则是推着自行车和他们一起走。

到了家楼下,冯旭勉先一步带着酱油料酒上楼。

周沁把米筒交给贺安良,她来把自行车停在不挡路,又能从自家窗户看到的位置。

自行车锁好后,周沁重新抱回米筒。

上楼的时候,她心里好笑,抱过那么大一捧的花,第一次抱那么大一捧的米筒。

回到家里,周沁能感觉出表弟什么都没说,妈妈在厨房里,没见到她面,只听到她回来的动静就问她打料酒酱油怎么打那么长时间?

周沁只说路上碰到大哥,说几句话,旁边又恰好在吵架,他们就停下来看了会儿热闹。

她在说谎,只有贺安良知道她在说谎。

冯旭勉也不知道姐姐是先看热闹还是先遇见大哥的。

他看到姐姐的时候,姐姐已经和大哥站一块了。

“我去倒茶。”在妈妈吩咐前,周沁主动去倒茶。

钱珠兰见是干儿子来了,连忙洗手擦手,过来嘘寒问暖。

阿姨不住在城里,没听说过干儿子的事,闻言,问姐姐前因后果。

家里杯子不够,周沁干脆给除了自己外所有人倒了一碗茶水,倒完趴窗户看楼下的自行车。

妈妈和阿姨简单解释几句。

认干儿子的理由已经越来越充分了,尽管在别人听来还是不可思议。

冯旭勉本就很难坐得住,贺安良在,他更坐不住了,想站姐姐旁边,可惜过不去。

客厅放了三张床,一张桌子,若干椅子小板凳,落脚的地方不多,干哥坐的位置刚好堵住了去姐姐旁边的路。

走不过去,他只好不动了。

说完认干儿子的缘由,钱珠兰对贺安良提起女儿的成绩:“沁沁期末成绩进步很大,就物理一门不及格,沁沁,拿试卷给你哥看看。”

贺安良主动站起来,让出给周沁通过的空间。

周沁走到床边,钻进床帘里,捣鼓了会儿才把试卷都拿出来。

贺安良将椅子搬到她床边,另外给她拿了把椅子,就放在自己坐的椅子旁边。

周沁把试卷交给他,将椅子挪开一些。

在别人看来没挪出去多远,她也是相同的感觉,只能说聊胜于无。

椅子挪开,她又拿了根米筒,坐下来吃。

钱珠兰看出女儿接受的态度,招呼妹妹和外甥一起来吃米筒。

先前不好意思当着贺安良的面,招呼妹妹外甥吃他送的米筒,女儿吃了,代表可以拿来招待妹妹外甥。

周沁能感觉到阿姨本来用打量的神色看着贺安良,在妈妈说期末考试,她拿出期末试卷后,收回打量神色。

有点相信干儿子的说法了。

原先肯定误会成女婿了。

哪有女婿当着岳母和亲戚的面,看女儿试卷,讨论分析难题的。

活像班主任上门家访。

此时贺安良身上散发着强烈的人师气场,冯旭勉彻底坐不住,拿两根米筒出门。

他最怕老师。

阿姨没管他,径自和姐姐聊起来。

...

贺安良不打算留下来吃晚饭,只是过来送东西,并亲自告诉她,他已经回来县里了。

她不可能主动打听他什么时候回来,只能他自己来通知。

待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贺安良要离开,钱珠兰拿出两包在外打工儿子寄回来的年货当回礼,周沁送他出门。

到了楼下。

“以后不要没看清楚就吃别人送到嘴边的食物。”贺安良还记着这事。

周沁没有呛声的意思:“知道了。”

今天是她大意了,她的问题,她会改正。

“偶尔可以写信给我。”他每次寄东西都会附带详细地址。

一直是他写信寄题集文具给她,她连一封回信都没有。

“不要,嫌麻烦,你以后别莫名其妙递吃的给我吃了,确定知道是谁吗?就乱喂。”周沁拒绝。

说话一点不客气。

周沁恢复成了“老样子”,贺安良也是,恢复成了好脾气的样子:“确定知道是你,不会认错你的。”

“你快走吧。”

“嗯,我先走了。”

贺安良骑自行车离开,周沁上楼。

前头很想问他今年是一个人回家过年还是和家人一起回来的。

忍住没问。

不能给他,她开始在意他的错觉。

回到家里,周沁听见妈妈阿姨说话声音。

贺安良一走,阿姨把想问的都问出来了。

周沁给自己倒了碗茶水,听妈妈阿姨聊天。

她这态度,端的是光明磊落,甚至造谣起来:“安良哥应该在学校谈了个家境不错的对象,我要是能考进他读过的学校就好了。

虽然我家条件不出挑,但是我妈把我生那么出挑,我再聪明点,什么对象拿不下来?”

家里条件哪是不出挑啊,分明是差,很差。

不想妈妈伤心就换个委婉的说法。

钱珠兰听了女儿的话,乐呵呵:“你现在的成绩就不错了,将来找到好工作,对象随便挑。”

周沁在阿姨开口前,把矛盾转移到亲大哥身上:“干哥不愁对象,我不愁对象,二哥也不用怎么愁,给二哥安排相亲,只要女方答应下来,他就都行都可以。

最让人发愁的是亲大哥,别说对象,能有份稳定工作就不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