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事成双小说 > 五年复仇,三年学厨 > 第42章 请托论

第42章 请托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江暮归认真考虑过,拆除江安楼原本的设施不划算,拆下的东西还得另外找地儿搁,麻烦。

她比较了好几种方案,最终选择了限时开放的方案。

江安楼一共三层。第一层入口那儿装修的不繁复,转个角,楼梯旋转而上,扶手是黄花梨雕海棠,空隙挖了条缝放香料,人手拂过扶梯便能沾上一层香味。

第一层除了这木头香料值钱就是些摆饰,譬如鎏金十二生肖刻章、百花飞蝶粉彩瓷,再接着就余下下桌子椅子。

跟着扶梯上第二层,香粉味渐弱,纸醉金迷得令人昏昏欲睡的香被轻盈的果香所代替。水蜜桃、柑橘等被放在一云状琉璃盆里,盆子约有三只手那么大,后头是一棵树,树以银做支撑,外头包裹着刻上符文的树皮,枝桠延展开来,人为的挂着果蔬。

被压得弯曲的枝桠像是被沉重的果实扯得低下了头,恰好落在琉璃盆里,与盆里景色交相辉映。

一直更换新鲜果蔬便是巨大的支出,何况屋内还有其他饰品。果蔬树旁便是一张桌子,上头放着冰裂郊野纹荷叶笔洗,整间屋子吊着一大错金荷花纹灯。一灯内数十支烛火。

二楼简单来说就是一低配版醉春阁。

三楼的摆件最低调,最大件的是冻石镂雕岁寒三友子,稍次之的为迦楠镶嵌八仙渡海花屏。字画一类最多,前朝文人的,今朝知名人士的……

多么文雅的书卷气硬是被数量砸出了暴发户之感。

而三楼最独特的却不是这些摆件,而是风景。

自高眺望而下,渭河风景尽收眼底。碰到早上黄昏水汽充足,蒙蒙薄雾飘飘而起,大有“河渭萦纡雾壑深”之美。

所以江暮归想了个法子,尽量让所有楼层都发挥作用的同时还能把好吃的带给平民百姓。

经过她观察,达官贵人最爱夜间出游。白日里上值,午间回后还得再处理些公务抑或是家中杂事,不大容易见到人影。

反而是黄昏时分爱带着家人朋友四处闲逛,小姑娘家拎着小食手串,偶尔吼着要买花灯;妇人富贵的逛衣服买香料,寻常人家的也可三两人小聚,喝杯热茶。

而白日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还是和江暮归一样的小老百姓。

她们需求不多,就是干活累了能停下喝杯热茶。除了他们,还有部分家境一般的文人。

这些文人大多都科举不得志,寄住长安无处可去,靠卖字画为生。

顾客情况调研清楚要做出策略就比较简单了。

江安楼赚钱的时间都会集中在傍晚,采取预约制服务。而白日里二楼三楼都会关上,一楼搭个竹帘子把江安楼的格调拉得接地气一点,摆上普通小木桌就是普通的茶馆。

至于二楼三楼的预约也有要求。二楼只要有钱就能预约,三楼只能达官显贵约,目的是狠狠地赚他们兜里的钱。

现在江安楼生意惨淡,没关系,正好让江暮归放个烟雾弹出去。

茶水馆先开着,等人问起便说二三楼还在筹划,敬请期待。这段时间消息会口口相传,同时吊起大家伙的胃口。

引起他们的兴趣了,如何让他们决定踏进来呢?

这还是要靠产品本身,内容只要足够吸引人,就不怕客户不上钩的。重要的是把产品特性宣传出去。

既然二三楼是预约制,那格调就要升起来,宣传不能再是发传单的形式了。

思及古代长安没有CBD,没有大屏让富二代为自担打call,所以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方式——

找托。

说白了,后代的产品代言请明星代言不就是高级托吗?看到气质高贵的一线大牌在为产品代言就会不自觉加产品的信任分。

而请高级托也有讲究。

像高端服饰、香水请国际超模、请一线气质明星准没错。那食品类的代言最好请朴素一点的,最好是通过美食节目之类立出自己“爱吃、会吃”人设的。

一句话,代言人也得符合产品调性。

所以江安楼也得以隐晦的方式请代言人把牌子打出去。

在此之前,江暮归还需做详尽的代言人背调。

显而易见,二楼三楼装修打造策划的时间实际上是找代言人的时间。总之目的都一样,都是为江安楼揽客。

方案构思好后江暮归立刻开始实行。

尽大程度节约成本,江暮归从谢渡那儿要了两张他不要的桌子椅子,选了几个她中意的人。

一楼茶馆开了。

什么鎏金十二生肖刻章全部搬上去,一楼搭了个戏台子。不过上头不是请唱戏的,而是请说书的。

说些什么呢?就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说他们最关心的事,让文化艺术为人民服务。他们听着,既听得有趣,又能多坐会儿。干听着无聊,少不得点两碟果子。

果子既有古代果子,也有江暮归从现代带来的小甜点,收费不高,堪堪收回成本。

为了引客,两谢渡收留的孤儿在外头端着试吃吆喝。

江暮归瞧着小孩也是悲欣交集。

“等我给你们找好了教书先生你们便不用一天在这儿站着吼了,以后帮我理账!”江暮归摸摸他们的头。

她帮着小孩吆喝,“郎君,试试么?不给钱?天气大了,进屋喝杯免费的绿豆汤?”

许多人听到有免费的绿豆汤喝就进去了。店里人气充盈起来,渐渐引来了真正的顾客。

“走吧,回去了,别在这儿晒太阳。”江暮归牵着两小孩的手。

皇城经济发达,百姓兜普遍更鼓一点,吃个两三文一碟的点心还是很乐意。

为了不亏本,江暮归把一份糕点切两份,装在大盘子里,看着叫人心里宽慰一点。

另外还推出许多套餐,比如一碗茶、一碟提拉米苏、两块打牙祭的奶糖就是一个套餐,一共卖五文。

许多男人为了那两块糖都会点套餐,带回家给老婆孩子吃。

“五文钱有茶有果子有糖,还有表演看,倒也不贵。”

听到这句话江暮归才算放心,这证明她的亲民路线成功了。

她的茶和其他地儿的茶不同,别的茶馆的茶大多为点茶,有专门的茶博士。她的茶就是后代的泡茶,方便快捷又解渴。

茶水没被推行开前涩味不大容易被接受,江暮归当然要顺应市场反馈,在茶里放一勺蔗糖汁,同时推出花茶。

和后代十五一杯的花茶无异。

事实证明她的策略还是很符合实际。许多人就是累了来歇息,花几文钱放松一下,还能带点糖果之类的“伴手礼”回家何乐而不为?

大约推行五天的免费绿豆汤后绿豆汤也开始收费了。

绿豆汤加上一份水晶糕或芋头饼三文一份,送一颗糖。

时间久了江安楼的菜单分类也明了了。

绿豆汤类套餐三文一份,茶水类套餐五文一份,走量走心,值得拥有。

“我还真是小瞧你了。”

江安楼开业半月后终于走进第一位瑞气千条的客人。

客人半露香肩,风骚不减当年,是和尚李修没错了。

“殿下自己找地儿坐。”

“已经出家了,叫我名字李修就行。”李修软趴趴地坐下去,那不着四五的模样偏偏还怪有松弛的帅气。

衣服顺着滑落,乌发带出肌肤的香味,真是和行色匆匆的人们格格不入。

太摇曳了。

出家的皇子也是皇子。

江暮归不敢怠慢,端上一份顶配套餐:普洱荔枝露配整块提拉米苏。

小厮道:“提拉米苏是我们江安楼的招牌。”

江暮归也坐下,道:“其实也有够烦心的。店里人多了后接待不过来,总不能找人赶走。”

说书的最开始的确能吸引顾客,如今反而成为店里翻台率的障碍。

好多客人听入迷了便一直赖着不走,直到猛然惊觉做工快要迟到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李修吃起饭来完全没有皇子的样子,是她见过的贵人里吃饭最接地气的一个。让她想起了益州的王如意。

一整块提拉米苏直往嘴里塞,两口就没了。还就着普尔荔枝露下咽,不过一分钟两碗果子就见底。

这人,真是宫里长大的吗?

李修魇足地摸了摸自己肚子,懒洋洋道:“你自己的生意自己想办法。他们是因为听书的才不走,你让说书的不说不就得了。”

“嘿,您以为人人都能像您一样赶顾客?”

“我是商人,筛选顾客是为了赚钱。你不一样,你比我有胸怀,就这点来说,我还是很欣赏你。”

江暮归呵呵挖苦,“都是满身铜臭味的俗人,谁比谁高贵,殿下这话说得太违心。”

“今儿不见谢侍郎来。”

“忙吧,已经七天没来过了。”

“你记得倒挺清楚。”李修又要了一盆提拉米苏和一桶荔枝露,“那我有多久没见你了你记得吗?”

“还真忘了。”

这人吃饱喝足就要走,顺带捎走杂七杂八的吃食共两大箱,“你都忘了那我也没必要帮你了,本来说来看看你顺便为你忧虑的事儿提个建议。”

一樽金酒杯放下,李修把吃食换了个冰箱子装,点缀许多金丝。

江暮归摇摇头,“浮夸。”

“对了,为你感谢你的吃食帮你个忙。”

说着,一张纸条传到江暮归手上,上头写着一个地名一个人名。

李修挥手,“记得找他时带上金酒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