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位的皇后和太后,对汉朝的巩固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她不仅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刘邦去世后,作为皇太后,她有效地维护了汉朝的统治,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因此,吕雉不仅是刘邦的重要支持者,也是汉朝早期历史上不可或缺的政治人物。
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评价她执政期间“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极大的肯定。】
【然而东汉时期,吕后再一次遭到了打击。据史书记载,刘秀声称吕后不配享受高庙,不仅取消了吕后的谥号,甚至将吕后的神位踢出高庙。刘秀的做法实在过分,对于刘秀此举也受到了后世的批评。】
大秦始皇时期
始皇嬴政已经派人接吕雉等人前来咸阳,对于这种大才,始皇嬴政才不在乎是男是女,能为大秦尽忠的人才最好能多多益善。
对于吕雉能否看上扶苏,始皇嬴政并不担心,因为他不觉得吕雉看了天幕中说的那个家族灭亡,后代绝嗣,牌位被移,自己一起奋斗的江山不是自己的后人继承,吕雉是个聪明人会懂得如何选择!
汉高祖时期
汉高祖刘邦通过天幕也了解了自己这个老妻日后会临朝称制,虽然忌惮自己的皇后,但是刘邦也明白吕雉对大汉的重要性,如不让吕雉接手,自己的孩子还小,为了大汉,自己必须和妻子吕雉好好谈谈。
但是后世子孙实在有些过分,要知道吕雉可是乃公的原配发妻,怎么可以将吕雉的牌位移出!这个婆娘现在看到估计都大发雷霆了,真坑祖宗!
汉惠帝时期
吕雉听到天幕对自己的盛赞,听到自己被列入帝王本记,心里是兴奋激动的,这是对自己的认可。
可听到排位被刘秀移出,鲁元公主又气又怒大骂:“刘秀,这小儿实在无礼!他如何敢这样做!”
吕雉也愤怒刘秀的所做所为,但谁叫她日后继承江山的没有她的血脉,吕雉只好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不过没关系,自己这一次必定不会再让天幕说的事发生。
如今百姓因为天幕所说,民心,大义,兵权这代表天地人和全在我这边,这次临朝称制估计可以提前了,自己的儿子刘盈没什么政治天赋,但自从知道自己被兄弟和信赖的大臣绝嗣后,便不在一味的护着他们,也是泥人都有三分火,更何况是一国之君呢!
吕雉的妹妹前来找吕雉,对姐姐说:“吕家这一代吕禄等人实在平庸,我不想再像天幕说那样了。姐姐,我想入朝为官,我家那口子,已经和我表态一定支持姐姐,还望姐姐成全小妹。”
吕后见到妹妹如此说,也同意了选择妹妹,放弃吕禄吕产等小辈,因为比起侄子吕禄等人,妹妹更适合扶持,吕禄这些侄儿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而妹妹的丈夫还是大将军能带来军方的支持。这两方都是自己的亲人,经过天幕剧透选择谁都不用说了。
大汉百姓们通过天幕早已知道让自己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的是皇太后吕雉,自己可不能听那些坏人挑拨离间,他们是坚定不移站太后,谁敢破坏他们的好日子,就和他们拼了。对于刘秀的举动,百姓对其映像不好,认为对方大不孝。
东汉的大臣听到天幕对光武帝刘秀的批评,都为刘秀感到尴尬,但也无法辩驳,因为他们对于光武此举,也不赞同。
邓绥听了,立即决定命人将吕后的牌位移回高庙。
……
【正是她在政治上的强项,使得汉政权在刘邦去世以后,就算宫廷里面斗得热火朝天,老百姓却安居乐业,经济得以繁荣发展,所以,即便后世掌权者、史家怎么骂吕后,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讲他们不在乎头顶的皇帝是男是女,吕后做到让他们安居乐业,在他们眼里她就是个好统治者。
好了吕后的故事讲到这儿就告一段落,我们下期再见!】
天幕缓缓合上,邓绥、武则天与太平公主各自收回了思绪。她们虽都是女子,但在面对吕后的天幕时,有着截然不同的思考与感悟。她们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在这古代宫廷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而她们对吕后的不同反应,也恰似那繁星的光辉,交织成了一幅绚丽多彩而又充满故事的画卷,让后人在这历史的天幕之下,不断探寻与回味。
天幕下各朝各代的古人,也对吕后这个人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