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事成双小说 > 三栖天后 > 第15章 救场

第15章 救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位当事人那里是怎么一团乱的暂且不提,至少高制片在袁导面前是抬不起头了。

袁导反而没有责怪自己老公的意思,毕竟娱乐圈里的人情往来她也是知道并且默许的。高瀚过去也用别人的人情来给她交换过资源,不能有好处的时候就喜笑颜开,遇到问题了就把责任抛到对方一个人身上,袁导不是这种人。只是高制片过不了自己心里这关而已。

“现在的问题就是,她拍的那部分肯定全都不能用了。她的戏份虽然不多就十几分钟,但确实挺重要的,不可能一股脑剪掉。”高制片气得牙痒痒的,哪怕能向对方索要违约金,但对方给他们造成的损失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这可是他老婆的第一部电影!

高瀚发誓,以后对方要还能在圈里接到一个角色,他就把自己的名字倒过来写!

袁导安抚地拍了拍老公的手背,遗憾地说道,“情况就是这样,我们现在最好的打算就是找个人来救场,把她的镜头全都补拍一遍。”话是这么说,但一个已经杀青解散的剧组,要把工作人员再拉回来,那要付出多大的成本。更有甚者说不定已经去其他剧组工作了,稍微想想重拉剧组的工作量,袁导就觉得自己脑壳疼。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影视剧杀青后,发现演员出事也很少去补拍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重新拍摄的成本太高了。像袁导拍的是现代剧,很多场景都是实景拍摄,重拍难度还低点。有的古装剧,场景搭建、戏服配饰、后期制作,统统都是成本,更不要说人员的档期问题。

演员都是吃青春饭的,年纪大了还有戏拍的才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这部剧拍完了,就赶紧进组去拍下一部了,中间有时间也会用来跑跑通告,反正很少有闲下来的。真能保持松弛感看自己心情接戏的是极少数,这种要么是地位稳固了,不愁接不到戏,要么就是真的不在意身外之物,只是热爱演戏了。所以要凑齐原来的演员就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更何况有些剧本身投资就不小,重拍又要加一大笔钱,场景要不要重搭,戏服能不能找回来(很多剧组拍完后都会把衣服首饰卖二手或者转租给其他剧组)。更可怕的是,重拍了也不一定能播,播了也不一定能火,再加上圈内人多少有点迷信,总会觉得播不了的剧多少沾点晦气,所以综合起来,为什么要重拍呢?

要不是这是自己的第一部电影,要不是这部电影意义重大,袁导也不想补拍。

高制片也难得消沉地说道,“但现在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来救场,有档期的不合适,合适的没档期。年纪正好、演技过关、长相不违和、人品信得过,这样的演员本来就没几个。最重要的是,还要能随时配合我们重拍……”

高制片说着说着,突然看了舒涵一眼,顿时眼前一亮。

袁导也想到了什么,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他们的电影有救了!

“???”只有舒涵一头雾水。

袁雅本来还想找纪棠商量下该怎么救这部片子,没想到最合适的救火队员竟然就在身边,她紧绷了一大早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

“来来来,舒涵啊,我们来聊一下你最近的工作安排吧。”向来人模狗样的高制片难得露出了狼外婆一样的笑容,舒涵不知怎么地就觉得背上一寒,有种要被卖掉的错觉。

当然,很快她就知道,这不是错觉了……

不用高制片如何诉苦,舒涵一听到两人要她救场,去补拍那些不能用的镜头,连片酬都没问就立刻答应了。

她怎么会不答应呢?

袁导和高制片都对她有知遇之恩,说是把她从前面那个火坑里救出来了都不为过,只是辛苦加班拍些戏而已,这有什么。

见舒涵答应得这么痛快,高瀚也不由松了口气,内心对老婆的负罪感终于少了点,“行,那我们是去实景重拍还是搭绿幕,袁雅你看怎么说?”

“和孩子们互动的戏只能实景,我们再去联系下那个村子,再给人家捐点钱吧,让人家配合我们再拍一次。”袁雅思索道,“至于和其他人的对手戏,反正也不多,我们就在京城用绿幕拍,这样人家也方便点,不是所有人都有档期的,能陪我们飞来飞去的。”

“行,那我这就去联系人。”高瀚向来行事果断,这次主要问题也解决了,其他的在他看来都是小问题了,“袁雅,你和舒涵讲讲戏,舒涵,也辛苦你这两天背背剧本。我们争取明后天就出发,这个礼拜就把镜头拍完,这样也不影响上映。”

高瀚立刻出去打电话了,袁雅也找了个会议室,让人把剧本打印出来,开始单独给舒涵讲戏了。舒涵毕竟看过成片,知道她要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那是一个在乡村支教多年的年轻女性,她本来也是一个城市女孩,大学毕业后找了份不错的文员工作。

父母见她工作稳定后就催她去相亲了,但每次的相亲对象都不尽如人意,让她烦不甚烦。身边人还不停地说她眼光高,该定下来了,再拖下去就没人要了。某一次和父母大吵一架后她就离开了家,但离得了家,却离不了工作。父母多次去单位找她,非要她回家,让她去和那些相亲对象好好了解了解。她的工作受到了影响,领导也多次找她谈话。

最后,她实在忍无可忍,索性辞职了。后来,听说一个同学在山里支教,抱着出门散散心,顺便见见老朋友的想法,就去山里找同学了。结果,本来只是给同学帮帮忙的她,却被这个贫苦但淳朴的山村打动了。村子里和蔼慈祥的老人、勤劳肯干的年轻人、条件艰苦却从不放弃学习的孩子,让她干涸的心重新跳动了起来。她决定留在这里,做一个真正的教师。

以上就是这个人物在遇到女主角之前的背景故事,袁导已经把人物小传都写好了,相当于把饭都喂到舒涵嘴里了,舒涵要做的就是嚼一下,把饭咽下去就行了。

电影里,这个角色戏份不多,剪出来也就几分钟,基本都与主角有关。

她在狭窄的教室里上课,台下只有十来个学生,刚进村的女主角正好从窗外经过,好奇地看了她一眼,两人的视线短暂的交汇,互相点了点头,友好一笑。下课后,村长找过来,介绍说这是路过的旅客,想在村子里借住两天,想着她们俩都是年轻人,又都是外面来的,交流起来也方便一些,就安排到了她这边。

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她不放心孩子们独自回家,亲自把他们送了回去,遇到过膝的水洼时,更把孩子们放在自己背上,将他们一个个背过去。没过多久,女主角也追了出来,陪她一起送孩子们回家,最后两人在家长的感谢声中一起撑伞走回学校。

她发烧躺在简陋的床板上,女主角主动过来照顾她,她拜托对方帮她代两天课。女主角想到这两天她对自己的照顾,没什么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女主角本来浮躁的内心也渐渐平静下来,村子里的人们也不时地会让孩子们带些瓜果给老师们。

丰收的夜晚,两个人靠坐在新扎好的麦跺下,闻着刚晒出来的麦秸秆的清香,看着孩子们在晒场上开心地跑来跑去,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彼此的故事。她们都在这个村子里找到了久违的平静,区别是她已经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而女主角家里仍有人在等她回去。

女主角有一个平凡而温馨的家,有经常碎碎念但也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的母亲,还有看起来很严肃但从小就接送她放学的父亲。她本以为父母很古板,一点都不关心她,但出来后才发现,明明他们最爱的就是她,只是他们不善言辞而已。她分手辞职,他们也没有责备她一句,只让她出来散心时注意安全,每天都要记得给家里打电话。

女主角在这个遥远的村子里学到了人生重要的一课。

夏天快过去了,她也该回去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