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马匹,可以防身。”小雨边喝姜汤边道。
女子似有难言之隐。
天素道:“我见阿姊形容憔悴,身体似有弱症,可否让我为阿姊瞧瞧?”
女子有些为难,犹豫片刻道:“姑娘可能治不孕之症?”
她伸手出来,天素给她把脉,是寒疾。天素道:“阿姊幼时在冰雪天冻过。”
一旁的侍女道:“我们家小姐幼时曾被庶妹推入寒潭冰池中,若不是我们家现在的这位姑爷跳入寒潭及时出手,我们小姐怕是那时候就活不了了。”
原是这样。
小雨将姜汤一饮而尽,道:“幸好你们遇见我姐,能治好。”
“真的能治么?”两个丫鬟齐声问。
小雨点头:“能治,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姐姐就能救活,何况区区寒疾。”
“姑娘不知,我们小姐这么多年,不知寻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偏方,都不见效。”侍女有些焦急。
“那是他们没有对症下药,我们去闽中治好了瘟疫,在漳州治好那里的禽疫,在衡阳又治好了天花。我姐说了,只要用对了药,所有疑难杂症,都可以治好。”小雨声音渐大,有几分炫耀。
“天花也能治好?”侍女不太相信。
小雨连连点头:“能的能的。”
侍女小梅道:“姑娘难道就是之前传闻的神医侠女?”
天素不知他们所说何人,只摇头。
小雨也没听说过这个。
小梅道:“小姐不记得春天时蔡嬢嬢从杭州过来,说杭州有一对姐妹花是侠女,救了许多流民。蔡嬢嬢就是跟着村民去杭州投奔亲戚,最后跟着东家行商一同来了黔地采买人参的么?”
小雨眼睛有光,道:“你说的蔡嬢嬢莫不是蔡大婶?骨架宽大,长得很是壮实,力气也特别大?”
两位侍女连连点头。
小雨这才想起来,蔡大婶本身是蜀地人,后嫁给一个行商的,去了河南,哪知河南发大水,丈夫也淹死了,于是和村民一同流落去杭州。后来去一个商人家里当嬷嬷,后说要去西南收购人参,大概这几个月行商到黔地来了。她笑道:“我与她掰手腕,我还赢了一个馒头。”
天素眼中也微微有笑意,道:“没想到他们还记得我们。”
“记得哩记得哩,他们还给两位姑娘取了外号叫做神医侠女。有一个好像叫什么雨的。”小梅道。
小雨连连点头,指着自己:“就是我就是我,我就是小雨。”
她开心极了。
两个丫鬟忙忙地要跪,天素拦着扶起,侍女央求道:“求求姑娘救救我们家小姐吧。”
小雨道:“放心,我姐姐肯定会救的。”
女子不知道想什么,愈发哭得梨花带雨。怕是想到丈夫生死未卜,故而越发难过罢。
小雨道:“阿姊放心,我与姐姐马上要去蜀地军营之中,你丈夫叫什么,届时我们帮你打听打听。”
小梅道:“我们家姑爷叫吴清,三十岁,长得又高又壮,眉毛很浓,嘴唇略厚,弹弓打得极好。”
小雨点头:“嗯,放心,没有消息不一定就是坏消息,我们去蜀地之后,定然能知道更多的消息,届时若是有消息,便递信给阿姊。”
女子擦了眼泪道:“我叫许妙,大家都叫我妙娘,二位姑娘也这么叫我吧。”
天素写了个方子,让小雨配药。因明早还要赶路,她立即就给女子行针,约摸有半个时辰,天素将针取下,捣好药材的小雨将各类药材配好成十副。天素道:“十日吃一次,吃了这十副药,若佐以燕窝人参等,不出半年,身体便能调理如常。”
妙娘有些不相信,道:“真能好全么?”
小雨拍着胸脯道:“放心,我姐姐可是神医,我们这几个月,少说救了上千人。”
妙娘让小兰取了一袋子银子拿过来递给天素。
天素道:“阿姊家夫君征战沙场为国效力,我此番本也是去营中义诊,这份银子就不收了。”
小雨拍了拍妙娘的手,道:“阿姊家夫君是保家卫国的英雄,阿姊守在家里也不容易。”
妙娘拉着天素的手道:“姑娘还是收下吧,这么多年,为了诊我这个症,花出去的银子如流水。后来前夫去参加科考再也未回,我阿清哥不嫌弃我这残花败柳之身,却不想成婚一年也不曾有个一男半女。如今母亲也去了,爹爹扶正了姨娘,娘家也不接济,幸而我还几箱子陪嫁的首饰,是以,这些银子还是拿得出的。”
小梅道:“那土地庙就是我们家小姐一力出资修的,没想到土地公公真的显灵,送来了神医。”
妙娘又道:“姑娘要去蜀地军中,自然也要买许多药材。我也是想着夫君行军,能帮他的同袍,我也心里宽慰。”
天素道:“这银子姐姐还是自己留着吧,我们将去蜀地营中,阿姊若是想问消息,也可递信来营中。”
妙娘见天素不收,又着小兰去取了两套衣衫鞋袜,拿过来道:“这些都是春日闲时我们几个做的新衣裳,不曾拿去买,就送给妹妹吧。”
天素推辞不过,便让小雨收在囊中。
更夫敲着四更天的梆子,妙娘安排了客房给天素和小雨,小雨沾床便睡着。
天素凭栏而坐,抬头看着天上明月,心头怅然。
西北的战事,不知此时情形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