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事成双小说 > 错位星光 > 第41章 一次平平无奇的讨论

第41章 一次平平无奇的讨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日晚上,宿舍里静得出奇,窗外不时有蝉鸣打破寂静,却让室内更显空落。

漫漫长夜,空荡荡的宿舍里,星光盯着半小时前收到的面试邀约邮件,将笔记本电脑往膝头又拢了拢。

学长发来视频网站自动跳转到《职场新人必看面试技巧》,主讲人夸张的唇彩在倍速播放中晕染成睡神的倦意,吐出的数据碎片悉数坠落在膝头堆积的毛毯皱褶里。

她打了个大哈欠,摸索着去够床头半瓶矿泉水,指尖扫落几粒褪黑素药片,白色圆片滚进邻床童桐乱堆的衣物深处——那个总说要戒掉熬夜的姑娘,此刻大概正戴着骷髅头耳机,在网吧通宵试播吧。

唉,同是天涯沦落人。

夜渐深,倦意渐浓,星光在药效中逐渐松开指节间。

混沌里,她看见自己的简历虚空悬浮,每个铅字都在溶解,化作黑雾缠绕上那道突然显现的纯白身影……

黑白空间泛起涟漪,身着白袍的库尔特踏碎满地的月光,在绝对寂静中划出雪色弧光。

“星光?”

他快步迈向黑白分界,在一片昏黑里一眼锁定女孩的位置。

“呀,又联网了?”星光的身形逐渐稳定下来,从黑雾里走出,也朝着分界线靠近,“晚上好,库尔特。”

“晚上好。”他凝视着她,白日里严苛的棱角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露出内敛的温柔,“很高兴能见到你,星光。”

极度的疲倦弥漫开来,连呼吸声都夹杂着一股沉重的气息。

星光听出了他的疲惫,“你看起来很是劳累,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他摇头,“没有。”

“是训练累了?”

“不累。”

“那群预备役惹你生气了?”

“不是。”

“但你看起来真不对劲。难道是……”她歪歪脑袋,手掌支在下巴上,乌亮的眸子满是关切,“食堂的酸菜肘子变质啦?”

“我……”

我想你了。

思念汹涌如潮,却被理智的堤坝牢牢克制,他清醒地知道种下的情素绝对不能在心里生根发芽。

漫长的八十年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倘若任由这份情感肆意蔓延,接踵而至的必将是无尽的苦痛与折磨。

岁月无情。

那是时间精心编织的陷阱,是命运蓄意谋划的迷局。可是,现在的他却甘愿沉沦其中,沉迷虚妄。

库尔特伸出手,想要越过分界线,想要触碰星光,想要拥抱那虚幻的温暖,却又在即将碰触的刹那戛然而止。

“我……”

他在思念的泥淖中踯躅徘徊,在理智的深渊里挣扎煎熬。

八十年时光像卡壳的鲁格手枪横亘其间,每一道铆钉都在嘲笑他妄图触碰未来的指尖。

“瞧瞧呐,我们的日耳曼雄狮怎么变成了个苦瓜脸啦!”星光看出了他难以遮掩的忧愁,忍不住戏谑道。

黑色的眼睛装满星辰,一闪一闪亮晶晶,恰似璀璨的宝石,光华夺目。

于是,感情内敛的普鲁士军官收起满心的愁绪,选择顺其自然,不再做徒劳的挣扎,“星光,跟我讲讲你身边有趣的事吧。”

“好呀。”姑娘盘腿悬空,仰头看向他,“咱们坐下聊,我必须要和你吐槽一下招聘网站上的奇葩事。”

三个多月下来,她的德语水平差不多达到了B1级别,尽管进行深度交流或许还有些困难,但在大多数情形下,足以满足日常需要了。

库尔特乖乖坐下,盘着大长腿和她对视。

“上周遇到个HR,岗位描述写着‘弹性工作制’——”她竖起三根手指,“早七点打卡叫‘迎接朝阳’,晚十点下班叫‘共赏星光’,半夜发消息叫‘梦乡灵感’!"

“还有一个HR,他让我预测未来股势的涨跌,问我看好哪只股。我说我应聘的是金融助理,他反问我‘这难道不是你的专业知识’……我的上帝,还不如用无风险套利把A股的上证指数在一天之内拉到一万点更切实际!”

“最离谱的是,前天遇到个HR说要有三年经验的应届生,我都想给他演示下怎么用基础金融模型算出年化收益率1000%的投资组合了!”

二师兄照镜子——想得美!

“唉……”她无奈叹了口气,“网上一直有人营销零零后整顿职场,可我连一份实习也没有,整顿个球啊!”

库尔特的嘴角在阴影中软化,脸上渐渐露出轻松的笑意,心中的苦闷驱散不少。

“你们国家的失业率,很高吗?”他嗓音沉稳,带着一丝探究的意味。

“近几年的失业率都在4%的范围上下波动。”

“有就业缺口吗?”

“有的,似乎还比较大。”星光回忆着之前刷到的就业信息,继续道,“技能人才缺口显著,占就业人员比例不足30%;特定领域人才短缺,像是数字经济领域和家政服务业,市场需求还是蛮大的。”

“已经很不错了。”库尔特轻轻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我记得1929年~1933年这段时间,被你们称作为经济大萧条。在大萧条期间,有人针对德国的情况作过统计,全国6000万人口中将近一半在饥饿和贫困线上艰难挣扎。截止到1932年,全国失业率和半失业率高达66.4%,大量失业者无法领取救济金。”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母亲把最后的面包渣塞进婴儿嘴里,自己吞下了碎玻璃;年轻的小伙子看着青梅竹马的姑娘,为十个马克走进妓院;饥肠辘辘的孩子为了生存,每天都要从冻硬的马粪里挑未消化的燕麦……”

看似波澜不惊的语气,压抑着汹涌暗流。

“天啊!教科书上说大萧条导致纳粹上台,可我从没想过这串数字背后是活生生的人间炼狱……”

历史书上的寥寥数语,只不过是风暴的冰山一角。这一刻,她似乎看到柏林街头佝偻的妇人,在救济站前排起长队,冻僵的手指攥紧粮票。

“拥有大量土地和资产的贵族,风险承受能力比普通人高;没有领地的一般贵族和中产阶级只能变卖家产,用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平民则背负沉重的债务,在贫困和流行病的双重打击下饿死街头。”

他停顿片刻,目光变得深远:“我的家族因为拥有封地,尚能勉强抵御住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像菲利克斯这样的工人家庭,日子过得更加艰难。我第一次见到菲利克斯时,他瘦得皮包骨头,明明是个比我年长两岁多的男孩,个子却比我矮了一截。”

“星光,你们这一代人真的很幸运。即便遇到困难,也大多是生活质量上的问题。而我们……”他的声音变得沉重起来,“我们面对的是《凡尔赛条约》,德意志的裹尸布。”

思绪飘远,他想起了儿时在慕尼黑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乞讨者,想起了他们趴在地上狼吞虎咽的场景——那是一个恶趣味的犹太富商,只是将手里的浓汤随手往地上泼,便引得十几个骨瘦如柴的乞丐爬过去舔舐。

“1933年后的经济振兴,德国的所有人都亲身感受到了……”

那时,年少的库尔特抱着《国富论》追问父亲经济危机解法,他却用沾着硝烟味的手指划过《我的奋斗》,意味深长地回答:“解决困境的公式自古只有一个——Krieg(战争)。”

“但希特勒推行的是独裁统治,你们当真能够接受?”

“共和国失败了,民众的期许自会转向他处。当整个民族被按在耻辱柱上时,任何能带来尊严的火焰,哪怕来自地狱,也会被当作曙光追捧。至于《我的奋斗》……有多少人真的读完呢?我曾试着翻阅,却对整页的高谈阔论毫无兴趣。父亲说过,人民看重的是实际利益,而我们信任的是给我们带来这些利益的人。”

“这太疯狂了!”

星光全然无法理解,为何他竟能同时处于“清醒”与“被洗脑”这两种状态之中。

“疯狂是时代的慢性病。”库尔特看出了她的不理解,淡然一笑,“菲利克斯曾告诉我,他忠于元首,是因为‘元首的面包比【康德的绝对律令】更为真实’。星光,你们生在了一个幸福的年代。”

“我很同情你们的遭遇,但我不认同你一开始所说的‘生活质量上的问题’。”星光微微蹙眉,语气认真坚定,尽管她意识到彼此的观点似乎存在某种错位,“我们精神上的焦虑和迷茫,丝毫不亚于你们那个时候。”

她凝视着他的双眼,瞳孔周围的灰蓝色宛如清晨薄雾笼罩的海面,朦胧而神秘,带着一丝忧郁。

黑白混沌将两个时代的年轻人分隔,此岸在恐惧跌落,彼岸在挣扎攀爬。

是非对错,真的存在?

“去年,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一个劳动热词,叫‘孔乙己的长衫’。”

星光以最为简洁的语句解释了一下词条的出处,在确认库尔特听明白之后才接着说道:“这件长衫,就像一副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我们。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让我们难以接纳普通工作,受观念的束缚而难以脱去这长衫。”

帝国中尉若有所思,“知识的镣铐。”他忽然轻笑,“不过1932年还在啃土豆皮的菲利克斯,应该很羡慕你们能讨论‘体面工作’的奢侈烦恼。”

“不!”星光讨厌他不动声色的嘲讽!“库尔特,别把你们的困境套用在我们的身上!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后的世界,本质上存在不同。疲倦,是年轻人们新形态的绝望。”

“好吧,我们不一样。”库尔特眼里的忧郁加深,为她的不认可而失落。“那么,亲爱的小姐,”他尝试和她站在同一个时代维度去看待她的困境,“要在意社会观念呢?”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

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因为社会期望高,因为我们自小接受着职业鄙视……归根结底,为了‘体面’。”她以自身为例,“我上小学时,每逢考试失利,父母就会念叨:‘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扫大街’,似乎只有成为医生、律师、公务员,才配得上多年的努力。潜移默化观念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把大家困在既定的框架里 ,难以挣脱——这很可怕,对不对?”

“库尔特,如果是你,你愿意反抗吗?你能反抗吗?你会反抗吗?”

已然明晰历史结局的你,是否愿意反抗?有无反抗之力?究竟会不会反抗?

反抗的前提,是意识到扭曲的存在。他清楚地意识到元首的野心,可也遵照着家族传统追随德意志的领袖。

或许日后回首时,才会惊觉后世史书上的评价是中肯的,但在帝国雪崩之前,谁也无法阻挡它的肆虐。

当局者迷,也许是他们这些利益相关的容克贵族家族随波逐流的困境。

“星光,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三个问题……”他垂眸,声音像飘落的灰烬般轻缓,带着普罗米修斯的骄傲,“我们点燃了一把火,造就了一段历史。所有人都深知火的凶险,却因周遭过于寒冷,而不得不持续往火里添加木柴,使【它】熊熊燃烧。”

被历史裹挟的人,该怎么反抗呢?

“而你,和我们不一样。星光,你们国家点燃的,是希望之火。你们依旧有选择,并且在更为久远的未来还会拥有更多的选择。”

库尔特说这话时,忍不住露苦笑,脸上交织着复杂的羡慕和憧憬,“如果战争结束,我会开一家修车铺,每天闻着机油的味道,听着扳手的敲击,过着简单又平静的生活。这或许不算‘体面’,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真的这么认为吗?”

“为什么不呢?”

“……我不想妥协。”

“你拥有的起点,是我们羡慕的终点。”

物质充足,国家强大,科技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小姐,我羡慕着你们。”

星光明白库尔特说的意思,转变思想,放下焦虑。但这很难,最重要的一点是,“库尔特,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你仍旧无法理解我们年轻人的迷茫。”

他已经预料到猫儿要说什么了。

小姑娘确实不笨,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也能看清楚他们本质上的不同。

时代的局限,注定他们难以换位思考,去真正理解彼此的社会环境。

有人说过,难得清醒,更是难得糊涂。

“我们,不应该拿着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