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事成双小说 > 宦官当立 > 第47章 兵临城下

第47章 兵临城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亓官渊正带着大军,全速朝楚京进发。

进入城内的起义军已经准备就绪,他们混在楚京百姓当中逐渐靠近皇宫。

皇宫旁边的鼓楼上,响起沉闷的鼓声,登基大典开始了。

因为时间太过匆忙,所以很多事都来不及准备,就连龙袍都是拿太子的蟒袍改的,七皇子穿着那件略有些宽大的龙袍,畏畏缩缩地从大臣们面前走过,时不时左顾右盼,一点仪态和气势都没有。

见七皇子这般不成器,大臣们悄悄摇头叹息,到这个时候了,就算反对也没用,大臣们都是一副认命的表情,跪下来朝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七皇子坐在龙椅上,觉得有些硌屁股,忍不住来回扭动,跪在地上的大臣们都在等一句平身,可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

孟冠清抬头看去,见七皇子嫌龙椅坐着不舒服,竟然坐在了脚垫上。

孟冠清站起身来,背对着大臣们替七皇子喊了句:“平身。”

七皇子听到这句平身也跟着站了起来,他不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眼巴巴地看着孟冠清。

孟冠清提醒道:“皇上,该前往太庙祭祀先祖了。”

“好,这就去。”七皇子拎着衣摆,走下台阶,朝着太庙走去。

本应该坐马车去的,但是七皇子闷头往前走,谁也不敢拦,大臣们只好跟在后面,与七皇子一同走着去太庙,好在距离不算太远,只有几里路,那些年纪大的老臣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抵达太庙后,天上风云突变,原本的暖阳被层层阴云遮盖,天一下暗了好几个度,大臣们看着这样的异相心中泛起嘀咕,心道钦天监选的什么日子。

城内的百姓看到天一下暗了,同样泛起嘀咕,有人大声说了一句:“天怎么一下变了,是不是神发怒了。”

历任皇帝登基时,都会说上一句“受命于天”,告诉天下人君权乃神授,百姓们对此深信不疑,觉得皇帝是上天派下来拯救他们的,若是皇帝登基时出现不祥之兆,百姓就会觉得是上天不认同皇帝的德行。

故而皇帝登基都得慎重择日,可七皇子登基太匆忙了,来不及择日,才会出现这种突发状况。

起义军混在百姓中高呼:“肯定是神发怒了。”

这声高呼后,寒风呼啸而起,天上下起冷雨,并夹杂着雪花,刺骨的冷雨打在身上,让人忍不住打哆嗦,百姓分不清这一哆嗦是因为冷,还是因为害怕神发怒,总之在起义军的煽动下,人群中的抗议声越来越大。

另一边,七皇子在大臣们的注视之下,缓缓走上太子祈雨时的天坛,在走到最后一个台阶时,因为衣摆太长,七皇子不小心踩到前摆,直接在众目睽睽之下摔了个狗啃泥,样子十分狼狈。

本就有意见的大臣们,开始嘀咕起来,孟冠清回头在他们身上挨个扫了眼,大臣们瞬间噤声。

七皇子费劲爬起来,继续进行仪式,他从侍卫手中接过火把,想要点燃天坛中间的木堆,但木材被冷雨打湿了,怎么点都点不起来,这时又一阵冷风吹起,把七皇子手中的火把也给吹灭了。

七皇子正慌乱之时,听到太庙外头有百姓在高喊:“七皇子德不配位,惹得天神动怒,天降异象,大楚危矣!”

“七皇子为抢夺皇位不折手段,残忍弑父,污蔑手足,上天因此动怒,即将降下神罚,我们这些无辜百姓也会被牵连,所以绝不能让七皇子登基。”

“把皇位还给太子殿下………”

起义军的煽动很有效果,楚京百姓全都涌向太庙。

七皇子听到那么多反对的声音,吓得连连后退,差点从天坛上摔下去。

“我不是,我没有,我没有害死父皇,也没有污蔑太子大哥,我没有!”七皇子捂着耳朵蹲下,一遍遍为自己解释着,他也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就只是想要好好的玩乐而已,当上皇帝后,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有人可以约束他,这是孟冠清跟他说的,可是他现在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两名锦衣卫踩着百姓的肩膀,飞上城墙,往七皇子的方向,射出两支袖箭。

孟冠清及时走上天坛,将七皇子拽开,躲过锦衣卫的刺杀。

七皇子惊魂未定,脑子里一片空白,茫然中,他听到孟冠清在大喊:“护驾!快护驾!”

场面变得很混乱,大臣们各自逃命,也有忠心耿耿的大臣用身子挡在七皇子周围。

孟冠清派出死侍对付锦衣卫,并吩咐侍卫:“立刻护送皇上回宫!”

七皇子不肯走,他抓住孟冠清的袖子,哭着说:“孟先生我不当皇帝了,把皇位还给太子大哥吧,我不当了……”

孟冠清甩开七皇子的手,态度强硬道:“这个皇帝,你不当也得当,由不得你自己!”

侍卫架着七皇子从暗门离开,大臣们也都跟着撤离。

刚回到皇宫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听到守城士兵上禀:“报,叛贼已兵临城下。”

七皇子听到这个消息,直接瘫坐在地上,不知所措,茫然环顾四周,发现大臣们全都是一脸灰败,没一个能拿定主意的。

唯一能拿主意的孟冠清,悄悄回到了府上,看到府上全都是死侍的尸体,他大感不妙,大步跑进后院里,发现太子被人劫走了。

城内有百姓造次,城外有叛军造反,太子这个最后的筹码也被劫走,孟冠清这下真的穷途末路了。

就在孟冠清失魂落魄之时,一名瘸腿下人,从柱子后面一瘸一拐走出来。

这名瘸腿的下人是孟冠清京赶考时,在路上救下来的,跟了他十几年,刚入朝廷时,他两袖清风,养不起下人,那时候他的生活起居都是靠这个瘸腿下人在照料,孟冠清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望叔”。

望叔躬着身子说:“大人请跟我来。”

孟冠清没多问,跟在望叔身后,走到柴房里。

望叔将草垛搬开,草垛下面是一个地窖,上面盖着木板。

望叔将木板拿开,点上油灯,往伸手不见五指的地窖里一照,一个帮五花大绑的美人儿出现在灯火照耀的范围里。

温怀宁的嘴被堵得严严实实,发不出声音,他含着泪仰头,看向上面的孟冠清,发出细弱的唔唔声。

在锦衣卫和死侍打斗时,望叔悄悄潜入房内,把太子给打晕,藏到了地窖里,得以躲过锦衣卫的搜寻。

孟冠清欣喜万分,亲自下到地窖里,把太子抱在怀里,“殿下你还在,真好,真好。”

孟冠清没有把太子带出地窖,只是交代了几句就走了。

看到孟冠清神色仓皇,温怀宁猜到肯定是亓官渊带兵打过来了。

望叔把地窖重新盖上,再用草垛遮掩,温怀宁再度陷入看不到一丝光亮的黑暗里,被浓稠静谧的黑包裹,让他感觉到一阵窒息。

温怀宁冷静下来,用脚四处探索,刚才油灯把地窖照亮,让他看清楚了地窖的结构,这里面并不平整,墙上嵌了很多石块。

温怀宁勉强站起身来,靠着墙摸了一圈,成功摸到一块表面很粗糙的大石头,他背过身,把手放在石头上磨,试图将手腕上的绳索给磨断。

磨的时候难免会磨到肉,但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温怀宁咬着牙,把自己的手磨到血肉模糊,才成功磨断绳索,他甩了甩疼酸的手腕,把脚上的绳索也给解开,再费力爬到顶端,推开木板,从地窖里脱身。

城门外,亓官渊的三千精锐率先冲锋,城墙上的守卫架上弓箭,正准备进攻,这时藏在城内的起义军悄悄爬上城墙杀掉守城门的士兵,与亓官渊里应外合,轻松破开城门。

“叛军入城了!快逃啊!”

城内的百姓听到消息,纷纷抱头鼠窜,找地方躲了起来。

起义军的身份已经暴露,他们不再掩饰,全都戴上一块红色的头巾,拿出藏在衣服里的兵器,与城内的守军厮杀。

亓官渊虽然带了十万兵力过来,看着声势浩大,但真正能用的,就只有他父亲留下的三千精锐而已,从两省调过来的士兵都是被骗过来的,这些士兵以为自己是“进京勤王”,谁知道是造反,他们一听到叛军造反这几个字眼,就赶紧丢下兵器跑了。

亓官渊并不担心手底下的士兵逃跑,因为城内的守军已经被他们的声势给震慑到了,三千精锐对付城内三万守军绰绰有余,更何况还有两万起义军助阵,这一战他必胜。

亓官渊进城后,独自骑马前去孟冠清的府邸,在途中遇上锦衣卫。

锦衣卫跪下来请罪:“督公,属下无能,没有找到太子殿下。”

亓官渊黑了脸:“再去找,一定要把太子找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