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事成双小说 > 曾经沧海 > 第3章 第三章 曾经沧海之 来世做你的新娘

第3章 第三章 曾经沧海之 来世做你的新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是几个月之前。长安东南方的蓝桥驿站,这里是京都通往江南的必经之路。向城内有浐水流入,向外不远处就是丹水码头,尔后就可以沿着汉江进入长江,远去万里。这天下午,天气已经显现出躁热的感觉,夏天的景象已经展现在远方的天际,乌云聚合,隐隐有雷声传来。薛涛早已等候在驿站的上房里,等待着近半年没见面的知心爱人——元稹。

元稹,字微之,因在家族同辈的排行中是老九,人们又习惯称他为元九。此时的他已经是大唐宰相之一,与李德裕李绅等一道参与政事,辅佐文宗李昂治理国家。

元稹是一个雄心万丈之人。少年之时,发誓如有朝一日能够左右乾坤,就要效法杜甫“置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就是说要让皇帝成为尧舜之君,要使天下教化归于正统。

因为在他的意识里,只要能把他放在重要岗位上的君王,一定是明君,绝对是尧舜的同类圣主,要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走向决策位置后,元稹开始了他的宏伟设计。他将此时大唐的种种弊端和危机,一一罗列给这个十八岁且刚刚登基的唐文宗。诸如藩镇节度使与朝廷的离心离德、宦官集团的专横跋扈、百官的阳奉阴违、赋税徭役的沉重,以及百姓的疾苦等等,期望着文宗依照他的思路整饬乾坤。

殊不知这个唐文宗,也早已知道这个社会的种种弊端。还清楚他的爷爷宪宗是被宦官闷杀后,有了他父亲穆宗继位;没过三年,他的父亲被宦官击杀在后宫,才有了他的兄长李湛登基称帝,号敬宗;刚过两年,敬宗又被宦官活活打死,而后才有了他本人被宦官抬上皇位的幸运。文宗对宦官的仇恨,不亚于这些忠臣贞吏。

元稹没有预料到的是,文宗让他们来执政相位,但却怀疑他们的忠诚,同意宰相们的工作方案,却在背后另搞一套。朝廷计划铲除宦官势力,夺回军权,而皇帝却又将到手的权柄,拱手让给身边又一个亲信的宦官,使得宰相们的一切工作,都在宦官监视之下,任何决定没有他们的首肯,根本难以执行。

元稹的相位,是随着皇帝的无能与宦官专制而落下帷幕,被外放到武昌,职位为“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官衔不少作用不大,远离了朝堂,不再能参与国是决策,政治生命就此画上句号。李德裕被外放到剑南西川为节度使。

今夜的蓝桥驿站,风清月明,白天稍显躁热的空气也变得凉爽。四周静谧,只有山涧偶尔传出栖鸟的鸣叫,驿站面前横亘着一道深壑,在明月清辉映射下显得更加幽深。

“九弟,伴君如伴虎,何况还有豺狼当道,离开这个纷争之地,也不是什么坏处。再加上武昌那里的气候湿润,对你现在的身体应该大有裨益”。

薛涛依偎在元稹怀里,他们似坐似躺在海阔天空交谈着。

“姐姐放心,自与你携手至今,还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那么多风雨兼程,有你在为我助威,一切坦然面对吧”。

元稹非常清楚,在三十年亦朋亦友亦是爱人的交往中,每一次遭遇坎坷,都有薛涛的陪伴与提醒。而作为总是豪情万丈的男人,对爱人的提醒虽然牢记在心,可一旦遇到事情就又回到性情的原点,总是后悔不及。

今天,他终于明白了,明白了社会的堕落和人心的叵测;明白了当下朝廷队伍这些官职吏位,实际是一个“高危职业”,如同深秋的黄叶,随时就有飘落的可能;他更明白了大唐国祚已是日薄西山,能够扭转这种颓势的君王,已不再出现。

元稹继续说道:“近来我对所经历的一切,做了一番全面整理。悔不当初听从你的建议,在地方上做一个闲官,推广我和白乐天倡导的诗歌新乐府活动。即使在京都做官,也应该如你所教,见人少说话、见鬼不说话。只有如此,这个‘翰林奉诏学士’的位置或许能够坐的久长一些。‘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元稹又是感叹一番,看来他是真的醒悟了。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薛涛接着元稹的话,也续咏起了陶渊明这首旷达而凄美的《归去来兮辞》。

“今日醒悟犹未为晚,只不过九弟的代价太大了。真是高处不胜寒,知寒恨已晚!”薛涛又跟着叹息。

“弟弟去到那里,山长水阔,孤单寂寞。毕竟身旁没有女人的男人,就像一个流浪的孩子,无依无靠,不知饥寒。唉,谁能替我时时照看着你呢!”薛涛说后莞尔一笑。

“能照顾我的只有姐姐。外面有点凉,你穿的太单薄”。元稹把自己的外衣披在薛涛身上,轻抚了一下她的肩膀:

“你也要保重。我们回去吧”。元稹说。

早晨,他们是被小鸟的欢叫声吵醒的。昨晚夜半二人回到驿站房间,彼此想着明天的分别,哪里能睡得着觉?反反复复卿卿我我,交谈到“启明”东升,才朦胧的安静下去。

“再等三四个月夏天一过,那里肆虐的蚊虫也该消失了,我把军节度府修缮一下,你就过去好吧?秋风中去登黄鹤楼,应该有别样的意境。”

“好!好!好!秋风清,秋月明……!”她在元稹怀里永远像一个初恋的少女。

元稹走了,背负着改天换地丈量乾坤的雄心走了。多少年的宏伟夙愿,也只有深藏行囊之中,向着远方而去。他不知道这一去就成永诀,而思考的却是武昌那里,天灾人祸如何解决?如何去践行“达则济亿兆,穷则济毫厘”的初心。

他身后传来了悠扬而断续的琴声,这是一首《秋风辞》古乐: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这是薛涛在为爱人送行。她还期待着数月后,武昌黄鹤楼上,清秋明月的销魂拥抱,期待着因世俗而不能结发为妻,却能有着实实在在的夫妻幸福。

他们在蓝桥驿站分别后,薛涛回到了成都浣花溪,没多久就收到元稹来自武昌的信函。告诉她已经平安到达,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很是期待她的到来云云。最后是一首七绝《离思·赠卿卿》。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读着,读着,薛涛一遍又一遍的读着!她泪如泉涌,期待殷殷。此身恨不生双翼,愿借天风渡水涯,去扑向爱人的怀抱。

这段时间里,薛涛一直没有走出浣花溪的庭院,她在慢慢整理着二人琴瑟和鸣的诗词歌赋。

三十年来,他们恩爱异常,在朋友圈中被称为“金童玉女”;在诗文界里叫他们是“合璧双瑛”。他俩不少的诗歌在宫帷间流行,在娱乐界传唱,有时甚至分不清哪首是元稹的亲笔,还是薛涛的大作。而被薛涛整理和增色的《霓裳羽衣舞曲》,是宫廷庆典的必备节目,这一切皆是他们恩爱的结晶与见证。薛涛细心的整理着,是为等着他“回来”后,再一起予以润色。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她总是觉得想哭而没有泪水,胸口微微震颤而不关疼痒,不是伤心也不是悲哀。她知道这是一种期待,一种真心爱人相互的传递,这也是一种幸福的召唤。她期望着有朝一日,在另一个世界里真正披上嫁衣,去做他真真切切的新娘。

这一段时间,薛涛收到许多好友的来信,有刘禹锡有白居易和李绅,还有青年才俊杜牧李商隐。

薛涛整理着他们二人的诗歌文章,她要把元稹留给后人,也为自己的人生,画下一个大大的句号。

在面前的一堆信札中,她看到了刘禹锡刚刚寄来的诗文。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他是在悼念知己元稹,更是来安慰她这位数十年的老友,薛涛读后心中豁然开朗。她的一切已经随着元稹的离去而封存,而她自己也该有个生命的归宿了。

今夜的浣花溪畔,明月朦胧,薛涛独自披一肩清辉,裹一身浓雾,落寞的慢慢走向远方,歌声随着她的远去也渐渐消失。她凌波微步,从此世间再没有诗人薛涛,更无“女校书”的身影,美丽的面容也被慢慢模糊。生活早已洗去她“乐籍”的卑微身份,也剃去了那原本傲人的满头青丝,褐衣淹罩了婀娜身姿,一个美丽的倩影出现在青灯古卷的吟诵声中。唯有浣花溪畔那爿“薛涛笺”作坊,咚、咚、咚的砧杵声,成为她歌声的和弦,在为她送行。

蒹葭苍苍,伊人何方。

你无言的离去,

留下我山重水复的忧伤。

寻找百年,那弱水三千,

是你陪伴我留恋在天堂。

归来吧,爱永不会过往,

我愿敞开小轩窗,

褐衣素面,做你的新娘。

缠绵山水,执手相望,

再为你唱一曲,

巫山高峡挽不住的风光。

写就了誓言,镌刻在心上,

留待千年后我们一起品尝。

归来吧,爱永不会过往,

我愿敞开小轩窗,

褐衣素面,做你的新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