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事成双小说 > 中国远征军优秀参谋小林 > 第133章 吃空饷

第133章 吃空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943年的新年,并没有给昆明带来太多轻松的气氛。战争的齿轮依旧沉重地转动着。

魏德迈将军近期频繁地往返于加尔各答和昆明之间。翻译处和特别训练班在林安雷厉风行的整顿和蒋委员长的首肯下,总算步入了正轨,这让他暂时放下了一桩心事。

但更大的战略疑虑,如同昆明冬日的阴云,始终盘桓在他心头。趁着一个短暂的间隙,他再次召来林安,在霍揆彰(Y 部队总指挥)和他的美军参谋长麦克鲁少将的陪同下,前往滇西,深入考察那里正在整训的中国远征军部队(Y部队)的真实状况。

林安知道,翻译处第一批学员的毕业分配已经基本敲定。得益于委员长夫妇的支持,特别训练班和授衔的事情都异常顺利地解决了。

眼下最大的需求方,是国内的美国第14航空队。

随着去年宋美龄访美后美国援华力度相比历史上大大增加,陈纳德将军的航空队正在中国南方和西南大地上疯狂“生长”,郑州、洛阳、芷江、衡阳、常德、桂林一线,新的前进机场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

飞机多了,场站多了,与中国地面部队的协同需求也急剧增加,懂英语的翻译联络人员变得极其抢手。林安已经接到航空队方面的多次协调函。为此,她特意叮嘱留在昆明主持日常工作的赵梦醒,调整第二批学员的训练教材,增加空地协同、机场运作、航空术语等内容,并正式行文给已赴任中美航空混合大队的张妙妙(因空军扩张,原FAC连已扩编为营,她也顺利晋升少校),请她提供最新的一线教材和经验。

而剩下的四分之一左右的学员,则将按计划补充给远在印度、同样急需人才的驻印军X部队。

临出发滇西前,林安敏锐地注意到魏德迈肩章上的变化,那银色的将星已从两颗变成了三颗——他已正式由陆军少将晋升为中将。

“将军,恭喜您!” 林安在汇报完工作后,笑着补了一句祝贺。

魏德迈正低头看着缅甸地图,闻言只是抬起眼皮,脸上露出一丝几乎可以忽略的、略显疲惫的微笑,轻轻点了点头:“谢谢,林。不过,肩上的星星多了,要操心的事情也更多了。” 他的目光随即又落回地图上那蜿蜒的等高线上,显然心思完全不在这晋升上面。

车队和飞机辗转,他们首先抵达保山,视察了隶属宋希濂第11集团军的第71军87师。这是宋司令官起家的老部队,淞沪会战时打出了赫赫威名,第一次缅战虽在接应第五军时遭到重创,但根基尚在,此刻已基本完成整补。营区看上去整洁,士兵操练步伐有力,军容队列也颇为整齐。

随后,他们又飞往大理,视察新近从国内调防至此、隶属第9集团军(司令官关麟征)的第54军第14师。这是陈诚土木系的起家部队之一,看到这支部队归属在关麟征麾下,林安一边向关司令敬礼,一边心里嘀咕:陈诚怎么会把自己的嫡系交给关麟征这个外人?

视察期间,无论是宋希濂还是关麟征,都向魏德迈大吐苦水,核心意思都是:为了组建驻印军,军委会对自己麾下部队的抽调太狠。宋希濂这边,原本就只辖有71军和预2师、新39师、新29师,现在三个独立师都被调去印度,他现在几乎是“光杆司令”。还好军委会紧急从河南调来第二军(军长王凌云),但第二军还在路上,他暂时还得当一段时间的军长司令。

关麟征这边,原本辖有的第6军,主力也被拆分调往印度,现在他手下只剩自己的老底子第52军和这个新调来的第54军,腾冲一线的防务压力巨大。

两位集团军司令都叫苦,云南防线目前兵力空虚,若日军此刻从缅甸或滇西发动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陪同的霍揆彰只能含糊其辞地表示“部队正在抽调协防,都会有的”,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魏德迈听着这些抱怨,眉头越皱越紧。他此次前来,核心目的就是评估Y部队的实力,以完善盟军在缅甸的反攻计划。经过与中缅印战区司令部参谋以及杜聿明等驻印将领的反复研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主要方案:

一、“安纳金” (Anakim): 以驻印军X部队为主力,在英美海空军配合下,直接从海上登陆仰光,同时Y部队主力从缅北南下,形成南北夹击,一举夺取仰光,打通滇缅公路。这是最理想的方案,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贪婪” (Ravenous): 考虑到英国海军在地中海和欧洲的压力,可能无法提供“安纳金”所需的庞大舰队。此方案是以驻印军X部队为主力,在美空军支援下,从印度雷多(Ledo)出发,强行打通缅北的胡康河谷,攻占密□□,与从滇西反攻的Y部队会师,最终连接中印公路。

两个计划,目标都是打通中国的交通线,为这个濒临极限的盟友输血。驼峰航线每月五千吨的运输量,仅够维持最低限度的消耗,不仅谈不到反攻,甚至不够一次长沙会战两个星期的消耗。

私心上,魏德迈和大多数美国将领一样,倾向于“安纳金”,一劳永逸。但这个计划最大的变数在于英国海军。

而“贪婪”计划,虽然美方能更大程度地主导,协同相对简单,但正如他私下与林安讨论时所忧虑的:“穿越胡康河谷,崇山峻岭,修一条路出来,最终运力能有多少?人挑马驮?难道真的值得我们投入最精锐的12个师去打通这样一条‘羊肠小道’?”

无论选择哪个方案,对滇西Y部队的战斗力都有要求。“安纳金”需要它有力地南下策应;“贪婪”更是需要它作为东西对进的另一支铁钳。因此,Y部队的质量考察,至关重要。

这一考察,就考察得魏德迈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兵力不足的问题确实严重,他立刻就决定,必须敦促重庆方面尽快增兵云南。但兵员的质量问题,更让他触目惊心。

他们去了附近的征兵站。新兵们赤裸着上身,排队接受体检和登记。按照当时的标准,新兵按身高体重分为甲乙丙丁四等。所谓的“甲等”,看着才勉强像是发育正常的青年;“乙等”已经瘦得像竹竿;“丙等”更是皮包骨头,两眼无神;至于丁等……按规定是要淘汰的,淘汰率高达三成以上,而那些被划为丁等的,看上去简直与骷髅无异,风一吹就要倒下。

林安看得心头发冷,手脚冰凉。她知道民国贫弱,知道连年战乱百姓困苦,但亲眼看到这些被当作“兵员”送上前线的“孩子”(很多人看起来甚至未成年),那种视觉冲击和心理冲击还是让她难以承受。

她忽然想起了宋美龄在美国时跟她半开玩笑说的话:“假如你是一个来自非洲的女军官……” 她心里暗暗叫苦——这些人的身体素质,比现代非洲人可差远了!

魏德迈的脸色也极其难看,他一言不发,只是用手帕擦了擦额头。

接着是伙食。魏德迈特意要求看部队平时的用餐情况,下面大概也不敢或者不愿临时“加餐”(或许还存着一点在盟军面前“卖惨”以争取更多援助的心思)。

在14师,士兵们至少还能吃上干饭,虽然菜色简单得可怜。但在宋希濂的精锐87师,林安看到饭堂大桶里盛着的,是半清半稠的粥。

“平时就吃这个?”林安忍不住低声问旁边一位军需处长。她甚至拿起勺子舀了一下,确认不是清可鉴人的稀汤,里面确实还有不少米粒。饶是如此,也让她想起了翻译处虽然艰苦,但至少保证学员们大米饭管够,偶尔还能加点战备罐头改善伙食。

那位军需处长回答:“平时吃稀,忙时吃干么。弟兄们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填饱肚子”——这就是标准。魏德迈显然也听到了,他抿紧了嘴唇。

或许是为了向魏德迈展示部队风貌,或许是为了别的什么,关麟征临时要求他麾下的54军14师紧急集合,在大校场上接受检阅。

关麟征骑着高头大马,在队列前缓缓踱过,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林安陪同魏德迈、霍揆彰等人立马于一侧。

很快,关麟征的脸色就沉了下来。他勒住马,猛地转身,马鞭在空中虚劈了一下,厉声喝道:“黄维(54军军长),过来!”

不远处的黄维一直面无表情地立马于队列旁,听到召唤,才不紧不慢地策马过来,到了近前,沉声问道:“司令有何指示?”

关麟征的马鞭几乎点到黄维的鼻子:“我问你!你14师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这校场上稀稀拉拉站的是什么?!” 他指着明显缺额严重的方阵,声色俱厉,“当着魏参谋长的面,你想丢谁的人?!”

林安能感觉到周围空气瞬间凝固。

她下意识地偷偷去看魏德迈,发现这位美国将军依旧面色沉静,看不出具体情绪。

黄维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沉默了片刻,硬邦邦地回答:“报告司令,十四师,应到九千六百人。”

他没有回答实到人数。

关麟征怒极反笑:“好!编制九千六!那你告诉我,这校场上站着的,有没有五千人?!”

林安下意识地估算了一下,刚刚她粗略看过,队伍稀疏,恐怕六七千人差不多。当然,她心里还在替黄维开脱,或许有的部队在外驻防,或许……

关麟征见黄维脸色变幻,却仍是嘴硬不答,更是怒火中烧。他猛地一拉缰绳,马鞭在空中抖了一下,几乎要指到黄维脸上,厉声斥道:

“黄维!你少给我装糊涂!编制九千六,实到不足五千!不是你吃了空饷是什么?!你把那些虚报兵员的军饷都弄到哪里去了?!拿去做了什么勾当?!今天当着魏参谋长的面,你给我说清楚!”

黄维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直跳。

他猛地抬起头,脖子梗得笔直,用一种近乎咆哮的、雷鸣般的声音吼了回去:

“我就是吃了空饷!那又怎样?!”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队列中那些精神面貌尚可、身材相对健壮、军服破旧但依然努力站得笔直的士兵,“我不吃这个空饷,这些弟兄们拿什么填肚子?!一天两顿稀的,怎么有力气操练?!上了战场,拿什么跟小鬼子拼命?!难道真要他们像友军一样,天天喝那清汤寡水的稀粥吗?!按军委会的军费,非把弟兄们都饿死不可!”

关麟征的脸已气得发紫,他也是火爆脾气,哪里受得了这种顶撞,尤其是在盟军面前丢了这么大的人。他怒吼一声:“反了你了!” 猛地扬起手中的马鞭,就朝黄维劈头盖脸地抽了过去!

“小心!” “司令息怒!” 几乎同时,黄维身边的参谋长等人惊呼着冲上来试图阻拦。关麟征的随从也立刻上前拦截。场面瞬间混乱不堪。

林安离得最近,眼看那马鞭就要结结实实落在黄维身上,她几乎是出于本能地惊呼一声“小心!”并下意识地策马上前了半步。

就在此时,魏德迈冰冷而权威的英语断喝响起:“General Guan! Stop!”

林安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急促地翻译:“关将军!住手!”

林安离得最近,冲得最靠前,看这个魏德迈身边的翻译冲过来,关麟征及时停住了鞭子,但鞭尾还是不小心落在了林安伸出手去挡的胳膊上。

“嘶——!” 林安猝不及防,只觉得左臂一阵火辣辣的剧痛袭来,像是被烙铁烫过一样,她忍不住痛呼出声,身体晃了一下,险些从马背上摔下来。低头看去,军服袖子已经被抽裂,一道清晰的血痕迅速在她白皙的皮肤上浮现、渗出。

魏德迈脸色瞬间铁青,他猛地催马上前,挡在林安和关麟征之间,蓝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火来,他盯着关麟征,用更加严厉的语气:

“将军!无论黄军长违反了何种军纪,自有军事法庭和军法处置!指挥官在检阅场上对下属动用私刑,甚至伤及盟军人员,在任何盟国的军队中都是绝对禁止的严重行为!请立刻收回你的武器!”

魏德迈的话语掷地有声,林安强忍着左臂火辣辣的疼痛,脸色苍白地翻译完,又立刻低声用英语向身边脸色铁青的魏德迈补充了一句:“我没事,将军,只是皮肉伤。”

一时间,校场上鸦雀无声,气氛尴尬得让人窒息。

关麟征脸上红白交错,握着马鞭的手微微颤抖,最终还是将头扭向一边,避开了魏德迈严厉的目光。黄维则梗着脖子,沉默地站在那里,表情复杂难言。陪同的中美将领们个个面色凝重,而队列中的士兵更是垂首肃立,大气不敢出。

一个公然承认吃空饷的军长,一个试图动用私刑的集团军司令,还有一群麻木或惊慌的士兵……

这场阅兵,最终以令人难堪的闹剧草草收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