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事成双小说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48章 心有戚戚

第148章 心有戚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却说去王家赴宴的一行也不见得多自在。

贾家的姑娘们一向少出门,这次随薛姨妈和凤姐去王家,要么陪在长辈身边闲坐,要么长辈们要说体己话,打发她们到花园子里逛逛。

来王家的人鱼龙混杂,即便贾家的姑娘们再低调,一门两国公,又出了个娘娘,想不引人注目都难。凤姐八面玲珑,却也不能面面俱到carry全场。这么一来,王喜凤不得不重新上岗充当发言人。

贾府说来显赫,可迎春探春都是庶出,在社交场合立马矮了一截,惜春倒是身份正好,可她一脸冷淡,谁也不肯接近。

这么尴尬的赴宴吃席,也是没谁了。

回府先到贾母处打卡。贾母深知社交中的猫腻,见她们一个个神情倦怠,只随意问了几句便打发她们回房休息。

却说宝玉在席间多喝了几杯,一路骑马又吹了风,到了王夫人处,一头扎在王夫人怀里,嚷着要茶。王夫人早吩咐人沏了浓茶来解酒,心肝肉地问东问西。在另一边榻上抄经的贾环只觉得一阵腻味。

王夫人见宝玉喝了茶,半睁着眼睛欲睡不睡,便着人服侍他在榻上歪一歪,一时,丫头们各自忙碌起来,拿枕头的拿枕头,盖被子的盖被子。好巧不巧,彩霞分到的活儿是哄睡,就是跟嬷嬷哄婴儿般轻轻拍。

宝玉向来爱跟丫头们厮混,便缠着彩霞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谁知彩霞并不理会,却往贾环那边瞧。宝玉越发促狭地去拉彩霞的手,嘴里还嘟囔着:“好姐姐,你也理我一理。”

这本是宝玉惯常与丫鬟们玩笑惯了,可贾环见宝玉歪缠彩霞,早就气闷非常,哪里还忍得住?趁势便将炕桌上照着他抄经的油灯朝宝玉的方向一碰,只听哎呦一声,宝玉被灯油烫了个正着。

中间种种混乱不必细说,凤姐眼见着贾环要倒霉,便赶在头前说道:“老三慌脚鸡似的上不得高台,赵姨娘平日也该教导着些才是。”

好么,王夫人果然将注意力转移到赵姨娘头上,将赵姨娘叫来一顿好骂。赵姨娘哪里知道自己是为贾环顶灾,自己这顿骂可不就是凤姐给招的?一时心里诸多计较。

宝玉受伤一事,掩是掩不住的。虽然他将责任揽了去,只说是自己不小心,身边伺候的人不免遭一顿训斥。本是贾环惹的祸,最终却是旁人担了干系。表面上看是一家子和和气气兄友弟恭,实际却是暗流涌动,冲突转移到台面下,更隐蔽了。

怡红院里来探病送药送小玩意解闷的络绎不绝,王喜凤随大部队探望了一回,便也撂下了。虽说烫出了一溜水泡,看着吓人,却也没伤及要害,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好生将养几日,再用祛疤的膏子涂抹些时日,也就是了。

要说这也是宝玉豁达,不然,平白遭了这样的罪,怎么也该迁怒谁谁。他却总能往好处看,例如:姐妹们怕他闷,时常来探望;又如:伤了脸不方便见人,不仅不用去学堂,见客也免了。这种闲云野鹤的生活可不正是他所向往的?

至于长辈们怎么琢磨,那就是另外的事了。

恰逢宝玉的干娘马道婆进府,见宝玉脸上带伤,便问了一嘴。这马道婆颇有几分道行,行走在高门之间,业务繁忙,自然熟知内宅的弯弯绕。她三言两语便诳贾母给宝玉点了盏五斤的油灯祈福。辞了贾母出来,又往各处问安闲逛,顺便揽生意,最后才到赵姨娘处。两人是老熟人,说话也随意些,赵姨娘最近又觉得各处不顺,一张嘴更是跟开闸泄洪似的,什么秘辛都往外倒。

马道婆本就是通过各处套话寻找生意窍门,最是喜欢赵姨娘这种爱诉苦的,多少消息打探不出来?何况,宝玉前脚出事,后脚她就上门了,说她在贾府没有安耳报神,鬼信呢!

见赵姨娘对凤姐和宝玉各有怨言,马道婆便知生意来了。

不说马道婆来了一趟贾府,赚了个盆满钵满,其间又有多少可成为把柄的东西,供其慢慢发挥价值,只说赵姨娘得了马道婆支招,阴霾顿扫,心中早有了全套计划。

贾环出手一击,只伤及皮毛,也觉得不满意,只是这样的机会可一不可再。宝玉虽未迁怒,王夫人哪里就将这个罪魁祸首给忘了?如今他进正房也只问安的功夫便被打发出来。正房的丫鬟婆子们本就有许多看不上赵姨娘母子,对宝玉被烫伤一事更是心知肚明,便越发看不上贾环。

贾环从小见惯了贾府下人的嘴脸,如何不知这些人内心的想法?心中越发着恼,一时却也无计可施,便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拿小丫鬟出气。

赵姨娘见他那副样子,便气不打一处来。她虽有妙计,却不敢透露给贾环。且不说隔墙有耳,光是这小子自己就毛里毛躁靠不住。万一在他那里露馅,反为不美。想来想去只得照例喝骂几句了事。

贾环见赵姨娘来来去去借着教训他名头指桑骂槐,只觉无趣至极。

王喜凤从宝玉受伤就知道赵姨娘要出幺蛾子。等马道婆入府,她更加确信风雨将至。千日防贼,还是家贼,这完全超出她的能力范围。尤其是,这其中明显掺杂着贾家的权力斗争,大房肯定有在其中发挥作用,这越发让事情变得复杂。

虽然她很想替赵姨娘积点德,可想来想去全是破绽。何况,避过了这次还有下次。这次好歹有僧道来解局,若换了其他手段,祸福难料。行吧,这个雷锋同志也不是非当不可。

这日晴光正好,王喜凤有些抚琴的心思,便让侍书安排起来。

贾家的姑娘们琴棋书画都是有学的,无论喜好如何,该懂的都存了那么几分底子。学完之后兴趣何在全凭自己,也不会有人拿鞭子抽着你上进。王喜凤的琴也就是普通大众款,并不是大家之作,更不是绝世古琴。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高门大户的普通琴,已经比王喜凤报兴趣班时用的那种优越十八条街。

王喜凤练到现在,其实更多的是愉悦自己。音乐能让人大脑放空,合适的音乐更能让人调节心绪。她指法练的一般般,最熟练的还是夫子教的那几首充门面的阳春白雪。不说她自己,连扫地的丫头都听腻了。

她也弹过悠然出尘那种禅味十足的,可惜心境跟不上,跟这莺歌燕舞十丈软红也不搭。粗听还好,却经不得细品。偏偏古琴要的就是那股子余韵,失之毫厘,便走了味道。

这日她便换了一曲相对轻快些的。问题是,她才练了小半阙,且不太熟练,不想出错便要慢慢来,速度一慢,哪里还有轻快的气氛?

正别别扭扭地调整呢,园子里闹腾起来。

王喜凤心里一动,怕不是赵姨娘那幺蛾子破茧而出了?口中却吩咐婆子出去看看。被打发出去的婆子还没回来,倒是李纨派的人先来了。只道园子里今日不安静,让姑娘们尽管待在房中,以免冲撞了。

那传话的婆子说完又急匆匆往蓼风轩的方向去。

王喜凤乐得自在。不论多少人想围上去看热闹,反正她不乐意往人堆里挤。既然是马道婆的术法奏效,她也不便再弹琴。一时便让翠墨收了琴,又排开笔墨纸砚。终究占据了探春的名分,好歹替赵姨娘找补些,抄几页经书权当祈福。

丫鬟们对于她这种抄经的行为早已见怪不怪。前些年时常替太太抄经,便养成了这么个习惯。王喜凤倒不是喜欢抄经,而是需要每日练字保持状态,写啥都是写,不如抄经,一举两得。

打探消息的婆子回来,讲得那叫绘声绘色。琏二奶奶如何举着刀追着人喊打喊杀,宝二爷如何挣命似的一阵白一阵红地说胡话,老太太和太太们如何声泪俱下哭得肝肠寸断,两府的男主子们如何集思广益请大夫,死马当作活马医。

一番汇报下来,院子里的丫鬟们都听住了。王喜凤听着再没有新鲜的,便挥挥手,侍书塞了把铜板将婆子打发出去。

待外头风声下去,王喜凤再派人去问消息。宝玉跟凤姐已经挪去了王夫人的院子一并照料,府里早就乱成一锅粥,请当世名医的,求神问卜的,这么忙乱了两日,宝玉和凤姐却丝毫不见好转,水米不进,医药无果,竟是下世的光景。府里连准备后事的流程都悄悄启动了,只不敢告诉老太太。

姐妹们去探病,也只得远远看一眼,便又退出来。众人心有戚戚,黛玉早就哭肿了眼睛,便是宝钗也陪着落泪,很是不忍。王喜凤无奈,招呼众人出来,重又回园子。

这也是老太太和太太们也哭得不知世事,否则看到主子奴才站了一院子拉开架势哭,还不知要怎么闹心呢。虽说也算是真情流露,终究是忌讳多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