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事成双小说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47章 不忿

第147章 不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喜凤顺利入住秋爽斋。通透的三间,只拿屏风博古架等做隔断,很是敞亮。更多的细节都是侍书翠墨一一打理,不用看就知道都是她平日的喜好。

丫鬟们也很兴奋。从小小的抱厦搬到这般宽敞的院子,谁心里不舒坦呢?

惜春习惯了跟姐姐们住一起,突然变成自己住,有些不适应。她选的暖香坞精致小巧,不会太空旷,倒很适合她。

前几日大家都处在搬新家的兴奋之中。这种感觉跟往常住在长辈的院子里完全是两个概念。不仅仅是空间越发开阔自由,更多的是心理上将自己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下功夫,玩器摆设花花草草角角落落,无一处不细细斟酌。

各处安顿下来,便到了串门的时间。这也是为啥大家都卯足了劲儿收拾自己的住处。第一次作为主人家招待上门的小姐妹,必须讲体面。

大观园里多了这么些哥儿姐儿,立刻生动起来。他们搬进来恰是春回大地满目青翠的好时节,人生中最好的年华,也在这里开始。

大人们也挺爱看小姐妹们办家家酒一样相互温居送贺,尤其是贾母,每日看着花朵似的一群女孩子结伴来问安,你一言我一语,说些趣事,心情都会跟着爽朗起来。

当然,任何一件事情想达成皆大欢喜的成就都殊为不易。比如赵姨娘,得到哥儿姐儿要搬到大观园去住的消息时,心里就七上八下的。姑娘们进园子无可厚非,宝玉跟着进去或许是娘娘偏爱,可李纨带着贾兰也住进去了,被落下的贾环就显得格外无足轻重。

这种时候,她自然将东大院的贾琮忘得一干二净。

小鹊儿虽极力安抚赵姨娘,找了诸如“娘娘有命”以及“兰哥儿离不得母亲”这类话术进行劝慰,可惜这样毫无新意的说辞无法打动赵姨娘半分。府中的区别对待还少吗?从来都是环哥儿吃亏。年轻时她也将因由归结在自己身份太低,后来她发现责怪自己无济于事,去怨别人才更有动力。

贾环再没心眼,身边的人明里暗里议论的多了,也会生出不忿来。府中的下人更是口没遮拦,稍有些空闲便找个角落挤眉弄眼闲嗑牙,贾环早就偷听出经验来,不知听了多少所谓的秘辛趣闻。他这个不被重视的庶子,甚至连被嗑牙的几率都不高,这回却一反常态,跟十八线上热搜似的成了众人口中谈资的一部分,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要不说人都爱旅游,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去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总有种新奇感,从而让身心得到放松。搬了新家的诸位都有短暂的兴奋期,后来渐渐就习惯了在这么个时时鸟语处处花香堪比5A级风景区的度假圣地生活。

最快活的当属宝玉。他便跟老鼠掉进米缸一般,走到哪里都是乐趣。有了他到处交际,加上宝钗黛玉暗戳戳别苗头,王喜凤这个捧哏基本没了用武之地。再有,姐妹们分散住开,三春也不必强行捆绑,王喜凤的工作量肉眼可见降下来了。

李纨被指派到大观园照管这些小姑子小叔子们,平日也就吩咐嬷嬷们几句,并不怎么拘着他们玩闹。园子里的下人们都看人下碟,见珠大奶奶面善,更是放下几百个心,得空了四处逛一逛,随处一钻偷个懒,也是尽有的。

王喜凤过上了圈地自萌的宅女生活。除开必要的交际,她大多数情况都在自娱自乐。当然,拿四书五经当消遣的大概不多吧!

要论藏书丰富,自然要看宝玉。他别的没有,市面上的话本子奇多。只是许多都是擦边那种,女孩子万万碰不得,宝玉也不敢拿到园子里来。王喜凤没那个问宝玉借话本子的好胆,只能拿圣贤书当调剂。

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深闺少女的生活也不遑多让。

这日,王喜凤往潇湘馆去问黛玉借书,却是扑了个空,据说往沁芳闸那边葬花去了。王喜凤琢磨着反正都出来了,干脆在园子里逛逛权当散步。不想,远远就看见宝黛二人在桃花树下翻看着什么书,极为投入,落了一身的桃花瓣却浑然不觉。

王喜凤想了想,约莫是小情侣偷偷看会真记?这种情景再凑上去就是不识好歹了,只悄悄扭头往回走。

她不打扰,不代表旁人不打扰。

王喜凤前脚回秋爽斋,后脚就有丫头来报,大老爷贾赦生病,老太太命姑娘们一起过去瞧病问安。这便是三春合体的正式活动了。

侍书翠墨驾轻就熟,找衣裳的找衣裳,梳头的梳头,上妆的上妆。三人先去见了贾母和王夫人,听了几句吩咐便往二门去,出了荣国府再换车往东大院去。贾家的大房和二房,明明同住荣国府,却仿佛两家人一般相处,大房的迎春更是如被舍弃般养在二房。也难怪迎春事事低调,将自己活成隐形人一般。

宝玉因被黛玉抓了现行,不得不将话本子分享出去。正为了哪句话说的不恰当要起争执之际,袭人来请宝玉回去。这么来回一折腾,等宝玉去问赦老爷安,已然迟了姐妹们一步。请过安去见邢夫人的时候却是见着了泥猴二似的贾琮及贾环贾兰叔侄俩。

探病不过是走个形式,体现晚辈对长辈的关切。三春来见贾赦,迎春打头问安,王喜凤随着帮腔控场。惜春年纪在姐妹中最小,却是宁国府贾珍的胞妹,小小年纪就被贾母抱来养在身边。平日性子冷淡,一向不怎么爱开口,也没人挑她的理。

贾赦其实也不耐烦应付这些小辈,除开宝玉带了贾母话来,他好歹做了做样子,其余的人都是站着行礼说了几句话,就让人带出去四处逛逛。

最惨的还是贾环和贾兰,见过长辈行过礼之后,邢夫人寒暄几句便打发他们回去了。只留了宝玉在身边,却又让贾环再次感受到他和宝玉之间待遇的巨大差距。他年纪轻,很容易就显在脸上,邢夫人见了越发不耐。

邢夫人跟王夫人虽然一直别苗头,可宝玉这孩子的确是个招人疼的,她再怎么刻薄,也不敢慢待了老太太的心肝肉去。

三春极少到东大院来,既然来都来了,便在下人带领下参观了一番荣国府东路。

东大院本就是荣国府东路改建而成,除开几处院子,大半是府里原本花园子的范围,还有些下人的群房。后来建大观园地方不够,便将东路的花园子主体归到了省亲别墅那边,东大院顿时完成大瘦身,从轩广大气的恢弘园林变成断尾求生的经济适用型酒店。

晚间三春及宝玉在邢夫人房里吃过晚饭才一道回荣国府。回府后依次见过王夫人和贾母,这才各回各家。

集体活动好像一旦开了头,就刹不住尾了。才过了一日,又到了王子腾夫人的寿辰。礼法上讲,王夫人是探春的嫡母,王家自然也是探春的舅家。不光是贾家,薛家同样要去王家赴寿宴。

贾母一向不爱出门应酬,王夫人也不能丢了婆婆在家自己倒出去高乐,便让薛姨妈和凤姐带了哥儿姐儿们往王家拜寿。

赵姨娘虽惦记娘家,恨不得让贾环叫了她母亲再称呼赵国基一声舅舅才好,可到了关键时刻却毫不含糊,王子腾这种舅舅要是能巴结上那自然更好。前面一整日都在正房做小伏低,乖顺得很。

可惜,王夫人对于赵姨娘时不时献殷勤的做法,只觉得又烦躁又有些可笑,贾环更是从来没入过她的眼。随同薛家一起去王家的只贾家三春并宝玉,连嫡孙贾兰都去不成,何况是贾环这么个庶子。

赵姨娘心里恨得半死,却不敢表露半分。

贾环也暗自生着闷气。

他一天天大起来,也能感受到自己与宝玉天差地别的待遇。嫡庶有别是没错,可三姐姐一样是庶女,她怎地就能去王家拜寿?说来说去,他就是被排挤针对了呗。

赵姨娘时常抓着他念叨,三姐姐打小就帮太太抄佛经,这才得太太喜欢。早两年他自告奋勇替了三姐姐抄佛经的活儿,太太还夸他孝顺懂事。如今他能时常进出正房,跟太太身边的丫鬟姐姐们混得烂熟,可不就是借了帮太太抄经的光?

想到这个,他倒是把没能去成王家的不爽褪去了些。王夫人身边四个大丫鬟,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好丫头。贾环再不济也是个爷,又得了太太青眼时常到正房抄经,这几个丫鬟免不了跟他打交道。

贾环是个无事也起三尺浪的,见了这些灵巧的丫鬟,哪有不起心思的?便是没有男女心思,也有摆款子充大爷的色厉内荏。丫鬟哪个不是人精,多半不理他,只彩霞忠厚些,见他吆喝着要茶要点心,并不同旁人那般推脱,总能替他送了来。一来二去,旁人不过看个热闹,贾环自己反倒上了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