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好事成双小说 > 宦官当立 > 第54章 乘胜追击

第54章 乘胜追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亓官渊将北齐国年底欲要发兵的消息,写在信上,命人快马加鞭送到楚京。

温怀宁三日后拿到亓官渊写的信,还没拆开看,便闻到一阵幽香,打开信封后,里面有几张信纸还有一朵白番红花。

安和看到这朵眼熟的花,忍不住插嘴说:“圣上,北疆的草原上开满了这种花,风一吹,像是无数蝴蝶翩跹而舞,场面可震撼了,我听那边的人说,这花象征圣洁的爱,最适合送给心上人。”

听完安和的解说,温怀宁脸上生出不明显的羞意,他挥手屏退准备起哄的喜乐安和,等他们走了之后,温怀宁拿起那朵快要枯萎的白番红花别在耳上,随后再拿起信来看。

亓官渊写了满满三页,正事只有寥寥几笔,剩下的都是些杂乱无章的闲话,没有写一个想字,但满纸都是思恋,信的最后有提到这朵白番红花,因为过了季节,所以花都凋零了,这朵白番红花是亓官渊花了一天时间才找到的,是整个草原上最后一朵开得正盛的白番红花。

虽然送到他手里时,花已经有明显的枯萎迹象了,但亓官渊刚摘下时,这朵花开得正盛,野花虽枯,但爱意不减。

信的最后写道:

“愿与你共乘一骑,走马看花……共赴巫山,天地颠倒。”

亓官渊写不出文绉绉的诗,只有最真实朴素的情感表达,他想与温怀宁共乘一骑,一边在马上行欢一边观赏沿途美景。

前面写得挺好的,温怀宁脑子里已经有了他们骑马观花的画面,看到最后才发现亓官渊只是想跟他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马|震。

温怀宁:“…………”

过了几日后,亓官渊收到了回信,上面只有四个冷冰冰的字——朕知道了。

这是什么意思,是答应他了吗?

亓官渊又写了封信,派人送回京,这一次信上只写了两个字,“可否?”

又过了几日,亓官渊收到回信,信上只有一个字,“可。”

亓官渊看到这个字,心里美滋滋的,在校场练兵时,总忍不住拿出来看一看。

玄觉走过来看到他手中拿着一张白纸,便问:“侯爷,您拿着一张白纸作甚,是要写些什么吗,要不要属下代笔?”

亓官渊的嘴角止不住地上扬:“这不是白纸,这是圣上的回信。”

“回了一张白纸?”玄觉实在摸不着头脑,圣上为何要回一张白纸,而侯爷又为何这般高兴。

亓官渊把信纸拿到玄觉面前,指着那个不大不小的“可”字,得意说:“有字。”

说实话,要不是侯爷指出来,玄觉还真找不到这个字,他打着哈哈掩饰心中的尴尬,说道:“圣上真是言简意赅。”

亓官渊盯着那个字,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拿个木框来,我要把这个字裱起来。”

玄觉:“…………”

·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秋收之时,谷仓里有了粮食,温怀宁第一时间命人把粮草运去北疆,两万人一年的口粮,拉了百余车才拉完。

这个消息传到南方,正在打倭寇的陆成业觉得圣上过于偏心,便连夜写了封折子。

温怀宁看到陆成业写的折子后,脸一下黑了。

沿海地区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都是几百人在小打小闹,自然不需要备那么多的粮草辎重,还有,先帝在位期间就一直在打倭寇,打了十几年了,倭寇还是时不时就入侵,从未安宁过,他没有治陆成业一个抗倭不力之罪,就已经是格外开恩了,那家伙居然还敢上书批评他不公。

温怀宁用力将奏书合上,丢到一边。

杨元亨弯腰把奏折捡起来,拍了拍上面的尘埃:“圣上息怒。”

这折子杨元亨先前看过了,他觉得陆成业写得有几分道理,圣上确实是偏心亓官渊了。

温怀宁没有发怒,只是觉得烦躁,“这陆成业胆子不小,竟敢对朕出言不逊。”

杨元亨好言好语道:“他有些地方确实写得不妥。”

温怀宁皱眉说:“何止不妥,简直胆大妄为。”

陆成业在折子上提到了他与亓官渊之间那层见不得光的关系,言辞十分直白露骨,就跟当众脱光他的衣物没区别,这对他来说是一种羞辱。

换成其他皇帝看到这样的折子,只怕早就下令把陆成业给斩了,温怀宁算是个脾气好的了,他没有真的发怒,只是有些烦躁罢了。

温怀宁重新打开那份奏书,拿起朱笔,却迟迟都没有下笔,他抬头看向杨元亨问:“杨先生,你实话跟我说,我与亓官渊的事,民间都是怎么传的?”

杨元亨回道:“流言蜚语自然是有的,但都无足轻重,圣上不必在意。”

温怀宁没有再问,“退下吧。”

“微臣告退。”杨元亨躬身退了出去。

温怀宁把喜乐安和叫进来,命他们去民间书肆里买几本关于他的书回来。

没过多久,喜乐安和就带回来几十本书,全都是关于他的,这些书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他与亓官渊的关系。

等到百年之后,这些书定会被当成野史,拿出来供世人娱乐。

温怀宁把书合上,平静道:“都拿走吧。”

安和抱着书问:“圣上,要不要把这些书销毁掉?”

温怀宁思索了一下:“送去藏书阁吧。”

此话一出,安和惊愕不已,圣上这是疯了吗,这种有损清誉的书,不但不销毁,还要送去藏书阁,进了藏书阁,这书就从野史变成正史了,对后世的影响也会比野史大很多,总之不是明智之举。

“圣上…这……不合适吧…”安和想劝两句。

温怀宁挥手示意他退下:“快去。”

“是。”

安和把那些书送去藏书阁后,阁内的大学士们都感到震惊。

“这书放在藏书阁里,实在不妥,公公还是拿走吧。”

“可这是圣上的旨意,奴才不敢不从。”

最后没办法了,几位大学士只得连夜把书修改,改得更晦涩更有文学性,改完之后,再将书放置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心里希望后人不要找到这些书。

·

离开战的日子越近,敌国就越不安分,亓官渊加快了训练的进度,几乎每天都守在校场练兵。

身为军师的玄觉也没有闲着,他剃了头,伪装成佛教人士潜入到北齐,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弄回来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

“侯爷,这是北齐的地形图,您过来看看。”玄觉从袖中掏出图纸,在桌上铺开。

亓官渊卸掉身上沉重的甲胄,大步走过去,看了图纸后,满意点头:“有这张图,此战必胜!”

玄觉指着图纸上的某一处说道:“侯爷,此处是北齐的要害,只要我们攻占此处,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亓官渊思索着点头:“既然是要害,定会有重兵把守,这第一战,我得亲自带兵前往。”

几日之后,亓官渊带着两千精兵,以及半个月的口粮,悄悄进发。

此刻的北齐,还没来得及在要害之处设下重兵防守,因为他们想不到大楚会先一步向他们发兵,更想不到大楚会直接进攻他们的要害之处,要知道这处要害的位置十分险要,想要攻打此处,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而这唯一一条路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凿出。

亓官渊带兵来到山谷之下,发现前面已经无路可走了,想要继续前进,必须爬到陡峭的崖壁之上,否则就只能原路返回。

看着近乎垂直的崖壁,亓官渊没有过多纠结,直接一声令下:“上!”

几个擅长攀爬的士兵率先爬上崖壁,边爬边在崖壁上嵌入铁钉,给后面攀爬的人一个落脚之处。

爬到上面时,会出现眩晕感,常人可能已经无法再继续支撑了,但亓官渊亲自挑选出来的精兵心理素质过硬,并没有出现退缩的情况,一个接着一个往上爬,硬生生在悬崖上凿出一条路来。

亓官渊扎起衣摆,爬了上去,剩下的士兵紧跟其后,两千人全都顺利爬上峭壁。

翻过峭壁后,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出现在他们眼前。

亓官渊呼出一口气:“杀!”

经过一天的浴血奋战,亓官渊成功占领这座城池,敌军全军覆没,而他手底下仅仅折损了百余人,这个消息传到楚京,文武百官全都被惊掉了下巴。

只用了两千人,就攻占了北齐的要害,敌军全军覆没,而己方仅折损百余人,这些要素单领出来就已经够让人吃惊了,组合在一起更叫人没法想象。

不仅他们没法想象,北齐国君也没法想象,反复确认消息是真的之后,就直接晕死过去了。

占领要害之后,亓官渊乘胜追击,靠着要害之处“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向四周扩张,接连攻下几座城池,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打开了北齐的门户。

捷报连连传回楚京,温怀宁总拧着的眉头,如同冰雪消融般,逐渐松开,并染上了喜色。

亓官渊有胆识有谋略,比他父亲定远侯更胜一筹,可以说是百年难遇的奇才了。

有此良将,何忧社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